夜长人意倦,展转候天明。
帐绽容蚊入,窗虚恣鼠行。
渐于乡梦断,翻觉旅魂清。
拟作还山计,初衣补未成。

【注释】

  1. 和坡公倦夜:即《和张文潜宿直》中的“夜长”句,意为夜很长了。“倦夜”,指作者在京城中因公务繁忙而不得安眠,感到十分疲惫。
  2. 展转:翻来覆去,睡不着。
  3. 帐绽:被子裂了。
  4. 窗虚:窗户敞开,没有遮挡。
  5. 乡梦断:回到家乡的梦中已经断了。
  6. 旅魂清:旅居他乡的游子,心情变得清爽起来。
  7. 拟作还山计:《归去来辞》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之句,这里用它来形容作者渴望早日结束官场生涯,回归故里的愿望。“还山计”,指返回家乡隐居的计划。
  8. 初衣补未成:意思是还没有来得及缝制新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作者厌倦官场、渴望归隐的诗作。全诗四句,前二句写夜不成寐,后二句写乡愁已断、旅魂已清。最后两句抒发了归隐的愿望。
    首句“夜长人意倦”,点明题目,说明诗人因为公务繁忙而无法入睡,心中非常疲惫。第二句“展转候天明”,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辗转反侧的情景,表达了他对长夜难眠的感受。第三句“帐绽容蚊入”,描述了被子被撕裂的情景,暗示着夜晚的寒冷和潮湿。第四句“窗虚恣鼠行”,则描绘了老鼠在没有遮挡的窗户旁自由活动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黑暗和寂静。
    接下来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情感的高潮。“渐于乡梦断”意味着诗人逐渐地从对官场的厌倦和疲惫中清醒过来,开始思念家乡的美好。而“翻觉旅魂清”则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漫长的夜之后,内心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更加强烈,仿佛连游子的灵魂都开始变得清新起来。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愿望和决心,也体现了他的归隐之心。“拟作还山计”,表达了他想要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过上田园生活的决心。而“初衣补未成”则说明了尽管诗人内心急切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但目前尚未完成新衣服的制作,这也暗示了他仍在等待机会或者时机的到来。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