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东流怒不回,群峰中擘海门开。
两厓波浪成今古,异代衣冠入草莱。
远近林峦开罨画,高低云杪缀楼台。
英雄千载升沉地,击楫悲风万里来。

【注释】

厓山:山名,在今福建南端。

两厓:指崖山左右两侧的山峰,这里特指南明的抗清志士张世杰、陆秀夫等。

千古:指历史上许多代的人。

异代:不同的朝代。

罨画:绘画。

云杪(miǎo):云的尖端。

千载升沉地:千百年来兴亡变迁的地方。

击楫: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慷慨悲歌,以抒发壮志豪情。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

“逝水东流”是说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诗人用“怒不回”来形容时间的不可挽留。这两句是第一联,写崖山形势。“群峰中擘海门开”,意思是群山之间,海水奔涌,就像海门被群峰分开一样。这既是对崖山地理位置的具体描绘,也暗含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历史事实。这一联是全诗的起势,气势雄浑,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诗人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向咏史。“两厓波浪成今古,异代衣冠入草莱”两句,是第二联。“两厓”即前文所说的崖山左右两侧的山峰,这里特指南明的抗清志士张世杰、陆秀夫等。“异代”指的是不同的朝代。“衣冠”是指衣冠礼制,这里泛指那些有学问、有节操的人。

这两句的意思是:“两山之间的波浪,见证了古今的盛衰变迁,不同世代的有节操的人如今都隐姓埋名、流落荒丘野岭之中。”这一联紧承上句,从历史的角度来写英雄们的不幸遭遇。

第三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远近林峦开罨画”,“远近”是泛指,既包括近处的山林,也包括远处的山峦;“林峦”就是山林和山峦。“罨画”,是宋时一种绘画技艺。“高低云杪缀楼台”意思是:高高低低的树木和云彩的尖端缀满了楼台亭阁。这一联写的是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上联相比,更加开阔,更能显示出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博大的情怀。

最后两句是第四联,也是全诗的收尾之句。“英雄千载升沉地,击楫悲风万里来”意思是:英雄们千百年来的荣辱兴衰之地啊,现在只有我挥泪长叹,凭轩远眺,那悲风万里而来。“击楫”是一种乐器,这里借指慷慨悲歌,以抒发壮志豪情。

这首诗通过对崖山形势、自然景物以及历史人物命运的描写和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