崚嶒奇石倚晴霄,大海风云压暮潮。
涛覆星辰惊地轴,阵连鱼鸟撼天杓。
人亡故国山河在,碑隐荒苔世代遥。
无限哀魂招不得,断猿啼处草萧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主题的把握。

“崚嶒奇石倚晴霄”是说高耸的山峦,突兀的岩石,屹立在晴朗的天空之下。“峥嵘怪石”,形容山形奇特险峻。“崚嶒”指山势高峻的样子。“砥柱中流”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砥柱中流”指山势险要如铁砧般插入黄河中流砥柱。此处指山势高大而险峻,屹立在晴朗的天空下。“大海风云压暮潮”,指海中的巨浪与天上的风云,将黄昏时分的海浪推向了岸边,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大海”指东海或南海。“风云压暮潮”是说海上巨大的风云,将黄昏时分的海浪推向了岸边,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压”有“推动、使靠近”之意,这里用拟人化的写法,写出了大海波涛滚滚,气势磅礴的景象。“涛覆星辰惊地轴”的意思是:大浪冲刷着星星,使得大地的轴线都颤动起来。“星辰”泛指天上星宿。“惊”是惊动的意思。“地轴”指地球的中心轴,即地球的自转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大海波涛翻滚的景象,使人感到大海的力量之大。“阵连鱼鸟撼天杓”意思是:波浪连续不断地冲击着鱼群和飞鸟,使它们受到惊吓而动摇不已。“天杓”指北斗七星。“撼”是摇动的意思。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水势浩荡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晚霞映照下的海滨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从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被大自然的雄浑气势所感染,被大自然的壮美景象所陶醉,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

【答案】

这首诗描写的是南宋灭亡之后,诗人来到崖山吊古的情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发出了“人亡故国山河在,碑隐荒苔世代遥”的感叹。“人亡故国山河在”的意思是:人们早已离去,国土仍然存在。这里的“人”指的是南宋遗民;“故国”指的是宋朝;“山河在”是指国土仍然存在。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民族前途的忧虑。最后两句“无限哀魂招不得,断猿啼处草萧萧”的意思是:无限的悲伤魂魄呼唤不到,断肠人在猿声悲鸣之处徘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灭亡的痛心和对民族前途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