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十万度楼船,地转穷荒别有天。
百战雄图今已矣,九霄龙驭竟茫然。
仓皇梦失襄城路,缥缈魂游瘴海烟。
何处湘灵悲鼓瑟,满江渔火对鸣舷。
【注释】
1、厓山:今广东新会县南的一个小岛,是南宋末帝赵昺被元军俘虏处。
2、度:过,行。楼船:战船。
3、地转穷荒别有天:天地间一片荒凉。转:一作“改”。穷荒,指边远荒漠地区。别:另外。有天,指别有一番天地。
4、百战雄图今已矣:百战的雄图如今已经没有了。百战,指长期征战。雄图,指宏伟的谋略。
5、九霄龙驭竟茫然:天上的龙驭(皇帝的御车)竟然显得迷茫而不知所往。九霄,指天空的最高层,喻指帝王。驾,皇帝的车。
6、仓皇梦失襄城路:仓皇中梦见自己失去了襄阳城的路。襄城,襄阳的古称。
7、缥缈魂游瘴海烟:恍惚间好像魂灵飘游在瘴气缭绕的海边烟雾里。缥缈,形容神志恍惚不定。
8、何处湘灵悲鼓瑟:湘灵,传说中的舜时乐神名,这里借指南方音乐之神。湘灵悲鼓瑟,意思是说湘水神在悲哀地弹奏着瑟。湘灵,传说舜帝死后变成湘水女神。
9、满江渔火对鸣舷:江面上渔舟点点,与船上灯火相互映衬,发出声音回荡在水面上。渔火,指渔船上的灯光。鸣舷,即打桨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吊古伤今之作。全诗以吊古起兴,先写宋室南渡后,江山异色,物换星移,诗人面对故国山河,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吊古之作。《全唐诗》录存此诗,题为《吊台城》,但这首诗的内容更丰富一些,除了感叹亡国之痛之外还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政治的失望。
首联写宋将陆秀夫负幼帝昺投海殉国,后被元军俘至崖山,绝食而死的历史事实。“旌旗十万度楼船,地转穷荒别有天。”这两句是说陆秀夫背负小皇帝从海上逃来,他手执一面大旗,率军渡过海船,到了一个地方,那里天地颠倒,一片荒芜的景象。这里既写陆秀夫抗敌的决心和勇气,也暗示了南宋政权的腐朽和无能。
颔联写陆秀夫死前壮烈的情景:“百战雄图今已矣”,表示自己多年的征战,现在都已经结束了;但是“九霄龙驭竟茫然”,却表示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在天上,自己的龙车依然在云里雾里,找不到方向,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陆秀夫牺牲的哀怜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南宋王朝灭亡的无奈之感。
颈联写陆秀夫死前梦境的情景:“仓皇梦失襄城路”,意思是说陆秀夫梦中回到了家乡襄阳城,但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缥缈魂游瘴海烟”,意思是说陆秀夫魂魄飘散在瘴气弥漫的海雾中。这两句通过梦境描写,表达了陆秀夫对于家乡的怀念以及对于南宋王朝的留恋之情。
尾联写诗人听到的渔火之声:“何处湘灵悲鼓瑟”,意思是说在这一片黑暗之中,只有南方的音乐还在继续演奏着;“满江渔火对鸣舷”,“满江”指的是江面,“鸣舷”则是说渔船上的鼓声不断传来。这两句通过渔火之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于现实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