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馆秋深草色菲,主人懒癖到来稀。
门添野竹成新径,水过寒塘绕旧矶。
背石昔移红药老,藉槐刚喜绿阴肥。
中林亦在溪流里,两地莺声对掩扉。
【注释】
过水竹洞偶题:在水竹洞偶然题写的诗句。闲馆:空荡荡的馆舍。主人懒癖到来稀:主人懒散,很少来。到:来访。野竹:指竹林。成新径:使竹洞成为通向外面的道路。寒塘:冷清的水塘。绕旧矶:绕过旧石桥。
背石昔移红药老:背山石上的红花药草已经凋谢了。借:依倚。藉槐刚喜绿阴肥:靠槐树刚刚感到阴凉和茂盛。中林:指竹洞。溪流:指小溪,溪中有竹子。
两地:指竹洞内外。
【译文】
空荡荡的馆舍里秋色渐深,主人很少来。竹洞口添上野竹成了通往外面的路,流水过了冷清的水塘绕过旧石桥。背山的石上红花药草已经凋谢了,靠着槐树刚感到阴凉和茂盛。竹洞外也有溪流,竹洞内外莺声相闻掩住门扉。
【赏析】
此诗首句写竹洞主人的疏淡无为,次联写竹洞主人的少客往来,三联写竹洞主人的悠闲惬意,末联写竹洞主人的怡然自乐。全诗意境清新,语言质朴,风格平淡而自然。
此诗首句写闲馆主人的心境。“闲馆”即空荡荡的馆舍。这两句以“闲”与“懒”两个词,点出主人的性格特征。“闲”,是说其不忙;“懒”,是说他少动。这样,就为下文作了铺垫。
次联写主人的来访情况。“主人懒癖到来稀”,意思是说主人很少来。“来稀”二字用得好,它既表明主人来访之稀,又说明其人之不忙。
第三联进一步描绘主人在竹洞的悠闲惬意生活。“门添野竹成新径”,意思是说门前添上野竹,便成了一条通向外界的新路。“水过寒塘绕旧矶”,意思是说水过寒塘后会绕过旧石矶。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在竹洞的悠闲生活。“过水寒塘绕旧矶”,是说流水从寒塘经过,绕着旧石矶流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背石昔移红药老”的意思是说从前靠山的石上种着红色的芍药,现在已经老了。这句诗写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景物的留恋之情。“藉槐刚喜绿阴肥”意思是说依靠于槐树刚刚感到阴凉和茂盛。这句诗写出了主人在竹洞的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联写主人在竹洞外的所见所闻。“中林亦在溪流里”,意思是说竹洞外面的树林也处在溪流之中;“两地莺声对掩扉”,意思是说竹洞内外都传来莺声,它们相互掩住门户。这两句写出了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