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怀览千古,事有然不然。
我心古人心,相视在其间。
云胡一体内,强分儒佛仙。
此屈不可伸,连语叫苍天。
混沌无首尾,何物是天先。
茫茫针孔内,今古相往还。
举杯浮积雨,但愿雨连年。
沈冥杯斝中,万事可醉言。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文章大意,然后结合主旨、内容及思想情感分析鉴赏。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指出该句运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和情感。
- 首联:诗人以“旷怀”点明自己胸怀宽广,能容纳古今中外的一切事物,并以此引出下文。“览千古”,指纵观历史长河;“事有然不然”,即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正反两个方面,不可能只有一面。这两句是说,诗人胸怀宽广,能容纳万事万物。
- 颔联:“心古人心”,诗人将自己的想法与古人的想法相对照,从而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心”,指思想、意识、观念;“古人心”,指古人的思想观念,即“圣人之心”。
- 颈联:诗人进一步展开联想,从“心”的角度来看待儒、佛、仙三家的观点,认为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一体内”,指三者皆为内心世界的不同表现。“强分”,强行划分。“儒佛仙”,指的是儒家、佛教、道教等思想。“相视在其间”,“相视”,相互看待或观察。
- 末联: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把儒、佛、仙三教的思想比作针孔内的光,现在过去、现在、未来不断交替。“今古相往还”,意为时间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不断交替;“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何物是天先”,诗人以“天先”自指,表达了自己对宇宙起源的疑惑。
- 尾联:诗人用“举杯浮积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希望天下太平的愿望。“沈冥”,指沉湎于酒中;“杯斝”,酒杯和酒壶。
【答案】
译文:
胸怀宽广的人才能容载古今中外的万物,然而世上的事物总有正面与反面,不能一味接受。我的内心与古人相通,我们相互注视对方的思想观念。儒、佛、仙各家的思想各有长处和短处,强行划分它们各自的立场是错误的。儒者强调仁政,佛家讲求因果报应,而道家讲究道法自然。这三者的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就像针孔中的光线一样。现在过去和未来不断交替,宇宙的起源是什么?我们无法知道。但愿年年下雨,使百姓免受旱灾之苦。我沉醉于酒中,希望世事太平。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隐居期间所作。诗人以开阔的胸襟包容了儒、佛、道三种不同的学说和主张,表达了一种超俗的人生观和哲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