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
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
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万瓦鳞鳞睥睨间,炊烟几缕萦林薮。
峰头古木不知年,阴森或有精灵守。閟林黝壑悄无人,偕游必与烟霞耦。
刊木随方借卜居,小构茆亭仅数肘。镌石磨崖记岁年,我与山灵良匪偶。
岭上白云堪赠谁,缄题为寄中林某。剩水溪头侬是家,薄有园庐宽似斗。
非无圭山一片翠,望里迢迢隔窗牖。君今振衣千仞岗,笑我红尘地下走。
纸上分明寄卧游,云关有路何时叩。看君不是山泽癯,广额棱棱河似口。
暂尔云山狎主盟,它日移文君讶否。
首先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诗句释义
- 城里有佳山,沈霾如许久
- 城里:城市或城镇。
- 佳山:美好的山。
- 沈霾:浓厚的雾气。
- 久:持续很长时间。
- 浑沦气色疑未分,恰似精华今始剖
- 浑沦:混沌、模糊不清。
- 气色:气息和景色。
- 疑未分:似乎还未分开。
- 恰似:好像。
- 精华:精华部分,这里指山的精华部分。
- 今始剖:今天才被分开。
- 刘郎本自天台流,今来却是云山友
- 刘郎:古代诗人刘禹锡自称。
- 天台:地名,此处可能指的是浙江天台山,古称“天台”,是道教名山之一。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峰,此处泛指山景。
- 友:朋友,这里指与山为伴的朋友。
- 城郭劳劳到者稀,扪历方知岩岫陡
- 城郭:城墙、城市。
- 劳劳:忙碌的样子。
- 到者稀:来访的人很少。
- 扪历:触摸、攀登。
- 岩岫:山崖。
- 陡:陡峭。
- 前山如揖复如趋,中岭峨然似拱受
- 前山:前方的山。
- 如揖复如趋:好像在作揖又好像在奔跑。
- 中岭:中间的山。
- 峨然:高大的样子。
- 似拱受:像在承受。
- 万瓦鳞鳞睥睨间,炊烟几缕萦林薮
- 万瓦:成千上万的瓦片。
- 鳞鳞:像鱼鳞一样排列。
- 睥睨间:从高处看,形容房屋排列紧密。
- 炊烟几缕:指炊烟稀疏。
- 萦林薮:缠绕在树林中。
- 峰头古木不知年,阴森或有精灵守
- 峰头:山顶的树木。
-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 不知年:不清楚多少年了。
- 阴森:阴暗而神秘。
- 或有精灵守:也许有精灵守护。
- 閟林黝壑悄无人,偕游必与烟霞耦
- 閟林:闭塞的森林。
- 黝壑:深暗的山谷。
- 悄无人:静悄悄没有人声。
- 偕游:一起游玩。
- 必与烟霞耦:一定和烟霞在一起。
- 刊木随方借卜居,小构茆亭仅数肘
- 刊木:砍伐木头。
- 随方:根据地形。
- 借卜居:暂时居住。
- 小构:简单的搭建。
- 茆亭:简陋的亭子。
- 仅数肘:只有几肘长。
- 镌石磨崖记岁年,我与山灵良匪偶
- 镌石:刻石头。
- 磨崖:雕刻在悬崖上的石头。
- 记岁年:记录时间。
- 我与山灵:我和山神的关系。
- 良匪偶:确实不是偶然的。
- 岭上白云堪赠谁,缄题题为寄中林某
- 岭上白云:山上的白云。
- 缄题题:密封的信封。
- 题诗:写诗赠送。
- 中林某:某个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剩水溪头侬是家,薄有园庐宽似斗
- 剩水溪头:剩下的水边。
- 侬是家:我是家。
- 薄有园庐:有一点园田房屋。
- 宽似斗:像斗那样大。
- 非无圭山一片翠,望里迢迢隔窗牖
- 圭山:圭峰山。
- 一片翠:一片翠绿。
- 望里迢迢:远望着它。
- 隔窗牖:隔着窗户。
- 君今振衣千仞岗,笑我红尘地下走
- 君今振衣:你现在要抖起衣服。
- 千仞岗:一千英尺高的地方。
- 笑我红尘:嘲笑我(活在尘世中)。
- 地下走:在尘世中行走。
- 纸上分明寄卧游,云关有路何时叩
- 纸上:指信纸。
- 卧游:躺着游玩。
- 云关:比喻道路艰难,难以通行。
- 叩:敲门询问。
- 看君不是山泽癯,广额棱棱河似口
- 看君:看你(作者)。
- 不是山泽癯:不是山林中的瘦弱之人。
- 广额棱棱:宽阔的额头,棱棱分明。
- 河似口:像河口一样。
- 暂尔云山狎主盟,它日移文君讶否
- 暂尔:暂且这样。
- 云山狎主盟:暂且以云山为主宰。
- 它日:以后。
- 移文君讶否:将来会不会让读者惊讶?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以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山川的壮丽景色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