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淘出璚砂粒,纤指螺纹绾细发。
琉璃潋滟珠光明,净滑擘开安榴核。
绀绿铜盘贮碧漪,照胆光丝凛寒骨。
青逼摩尼映法筵,借与刘郎供古佛。
乞来圣水浴云根,散香多在维摩室。
休言超劫出污坭,前身恰是中林物。
五年重饮剩溪水,石共点头私作语。
分明记得旧精魂,前度刘郎从此去。
【注释】
长河:黄河,这里指代黄河。
璚(huī)砂粒:一种细砂。
螺纹:指发丝的纹路。
琉璃潋滟珠光明:琉璃,一种玻璃,颜色青翠;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珠明,形容珠子明亮。
净滑:光滑。擘开:把东西分开。安:放置。
绀(gàn)绿铜盘:深绿色的铜盘。贮碧漪:储存碧绿色的波涛。
照胆光丝:照亮人的心肝的光,比喻佛光。凛寒骨:使人心寒。
摩尼:佛教中用做装饰或象征的东西,这里指佛教中的佛像。
借与刘郎供古佛:将佛祖像借给刘郎供奉。古佛:古代佛教的塑像。
乞来圣水浴云根:请求得到圣水洗浴云根。乞来:请求得到。圣水,佛家称清净不污浊的水为“圣水”。浴,洗浴。
散香多在维摩室:佛家说法时散发出来的香多在维摩室里。散香,散发香味。维摩室,佛教中用来宣讲佛法的地方。
前身恰是中林物:我前生恰好是中林寺里的一棵树木。中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相传是达摩初到少林寺时所住之院,因而得名。《维摩诘经》有《入楞伽经》,其中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若人问我,我当言我心内事。”这是说,每个人对于佛理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理理解的独特见解。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和九年(814),此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诗的前两句写他送给平子(友人名)两枚怪石,并请他欣赏。后七句则以石头为题,抒发对友情的珍视、对佛理的探求以及人生无常的思考。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语言清新,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长河淘出璚砂粒”,描写的是黄河水流湍急,泥沙俱下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颔联“纤指螺纹绾细发”则描绘了诗人用手指轻轻触摸石头,发现石头上的花纹如同细腻的发丝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礼物的细致观察和珍惜。颈联“琉璃潋滟珠光明”“绀绿铜盘贮碧漪”则是对石头的美丽描述,通过色彩斑斓的描写,使得石头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更加生动可爱。尾联“青逼摩尼映法筵,借与刘郎供古佛”则是对石头的再次赞美,将其比作佛教中的佛像,既表达了诗人对石头的崇敬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法的探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佛法的探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让人不禁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