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诗句“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意味着有人剖开蛤蜊后发现里面满是虫子,再剖也如此,令人不解原因,于是作者创作了这首歌来揭示其中的秘密。

接下来是译文和注释:

  1.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 译文:有一个剖开蛤蜊的人发现蛤蜊肚子里全是虫,再次剖开也是如此,无法理解原因,于是我作歌来揭示其中的秘密。
  • 注释:蛤蜊是海鲜之一,常含有寄生虫。这里的“满腹皆虫”形容蛤蜊内部的虫子数量很多,而“不知其故”则是表达了发现这一现象时的困惑和无奈。
  1.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 译文:这种状况的发生并非偶然,我认为这是佛教显示其教化权力的方式。
  • 注释:这里的“因缘”指的是因果缘分,而“偶然”则是指非预期的或意外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观察,并认为它与佛教教化的关系。
  1.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 译文:即使是那些修行功德轻浅的人,也可以通过佛教的慈悲来得到解脱;即使是对佛法持怀疑态度的人,只要他们内心坚定信仰,也能获得救赎。
  • 注释:这里的“众生业轻”指的是众生修行功德的轻微程度,“犹可度”表示即使修行功德轻微,仍然有可能得到解脱。而“一凛慈容信且坚”则是说即使是对佛法持怀疑态度的人,只要内心坚定信仰,就能获得救赎。
  1.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 译文:就像刽子手挥舞着刀子一样,看到自己的父母也会将刀放下。
  • 注释:这句话比喻了佛法对于众生的作用,即使是最凶恶的人,在面对佛法时也会放下屠刀,改过自新。
  1.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 译文:那些沉迷于邪道的人,如果罪恶太重,佛菩萨也不会转变他们,反而教导他们行善积德,但这些都是徒劳的。
  • 注释:这句话批评了一些人虽然表面上修行佛法,但实际上却沉迷于邪道,没有真正修行佛法,因此佛陀不会因此而改变对他们的态度。
  1.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 译文:当人们的贪欲之心被激发时,就会产生贪婪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会夺走他们应得的东西,但它们并不会显现出来。
  •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个人因为贪欲而产生的贪婪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导致他失去自己应有的东西,但是这些损失并不会直接显现出来。
  1.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 译文:就像小虫子钻进人的额头、肠道里一样,这种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忍受。
  • 注释: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一种让人讨厌的行为,即有些人明知不好,却还是去做,就像是小虫子钻进人的肚子一样。
  1.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 译文:就像盘子上有筷子却不能夹取食物一样,何必再用锋利的刀具去伤害自己呢?
  • 注释:这句话比喻了人们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就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应该更加谨慎和理智地面对问题。
  1.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 译文:当你的心无牵挂(罪性空)时,就不要去计较最终的结果(佛佛圆珠)。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境界,即当你心无挂碍时,就不要过于关注结果如何。
  1.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 译文:就像将蛤蜊比作莲台一样,每一粒珍珠都代表着如来佛的座位。
  • 注释:这句话以蛤蜊作为比喻,将每一颗珍珠都看作是莲台上的如来佛座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珍珠的纯净和珍贵。
  1.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 译文:佛无处不在恒河沙界之中,万物都与蛤蜊相同。
  •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佛的无处不在和普度众生的宗旨。
  1.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 译文:突然之间,悲伤和喜悦之情涌上心头,使得所有事物都显现出圣人的慈悲容貌。
  •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在面对不同情感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圣人般的慈悲和善良。
  1.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 译文:就像贪婪的人肆意破坏(贪喙),即便是干净的碗和饭也会生出虫子。
  • 注释: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揭示了贪婪行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破坏力。
  1.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 译文:这才是如来佛祖的真正秘密所在,芥子可以容纳须弥山的一切事物。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深邃和广大,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 译文:拿出你的利刃,割除你头顶上方的障碍。
  • 注释: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改正并向前看。
  1.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 译文:否则那只是一堆干枯的骨头而已,它们怎能显出佛的形状呢?
  • 注释:这句话讽刺了一些人只看重形式而忽略实质的问题,指出只有内在的智慧才能显露出真正的佛的形象。
  1.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 译文:凶猛的狗见了也不敢吃一口,难道畜生就不会对腥味感兴趣吗?
  • 注释:这句话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残忍之间的差异。
  1.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 译文:狗儿是否有佛性也是未知数,暂且把那些涂抹的东西清理干净吧!
  • 注释: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努力去改正并向前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