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昼夜,动息两不争。
喜昼而悲夜,无乃非人情。
嗟余婴此患,何以处死生。
衾裯既已温,管簟有余清。
人皆乐睡乡,胡我独惺惺。
自从出门来,十卧九不宁。
夜则摇其精,昼复劳其形。
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
公卿是何物,性命乃可轻。
【注释】
不寐二首:诗人在夜间因思虑过度而失眠,作此诗以抒写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天道有昼夜:天道,指自然界的规律或法则。昼夜,指白天和黑夜,这里代指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动息两不争:动息,动静、起居。两,相对,这里指日夜。不争,不争夺。不争夺昼夜,即不争夺生与死。喜昼而悲夜:喜,喜悦;悲,悲伤。喜昼而悲夜,指诗人在白天心情舒畅、愉悦,而在夜晚则感到悲伤、痛苦。无乃非人情:无乃,难道;非,不是。人皆乐睡乡:都,都愿意;乐,乐意;睡乡,指睡眠之地。胡我独惺惺:胡,何;惺惺,形容人清醒的样子。指为何只有自己醒着,其他人则都在酣睡中。自出门来:自从,自从离家出门以来;来,来到。十卧九不宁:十次中有九次不能安眠,指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赏析】
《不寐二首》是一首反映作者内心苦闷、对人生哲理进行深思的抒情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写了诗人的失眠状况,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不寐二首”是一组七言绝句。组诗前四句写诗人因思虑过度而失眠,后四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这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天道有昼夜”一句,诗人用“昼夜”二字来比喻人生的生与死,寓意深远。这里的“昼夜”并非仅指自然界的昼夜变化,更是指人生的生与死。诗人以此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动息两不争”,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生与死并不应成为人们争斗的对象,因为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自然规律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珍惜每一个生命瞬间。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观点。他提到,人们通常喜欢在夜晚安静地入睡,而在白天则忙碌地奔波。然而,他却不满足于此,而是时刻担忧着自己的生命安危。这种担忧让他无法安心入睡,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常恐大命至,奄忽道无成”,诗人再次表达了他对生死的忧虑。他担心自己的寿命即将结束,却未能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种忧虑让诗人感到无比焦虑和困惑。
“公卿是何物”,这句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他认为,那些地位高权重的人并没有真正为人民的利益着想,反而只顾着自己的私利。这种观点让诗人对社会现状深感失望和痛心。
“性命乃可轻”,这句诗是对生命的赞美和肯定。诗人认为,生命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倍加珍惜和呵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追捧。这首诗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