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
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
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
物生每徇性,夙习不可刊。
顺或忘其源,逆则撄其湍。
心迹既以违,调伏良亦难。
逝将放吾意,俯仰得所欢。
真际未可期,庶以澄内观。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
  • 注释:“学道三十年”,表明诗人有长期的学习或修炼的经历(可能是宗教、哲学或精神修行)。“此心犹未安”,说明尽管时间已久,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仍未达到。
  • 译文: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已学习了三十年,但我的内心仍旧无法得到真正的宁静。
  1. 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
  • 注释:“辗转一夕间”表示诗人在夜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扰扰千万端”形容其内心思绪纷繁复杂,难以理清。
  • 译文:在深夜的辗转中,我思绪纷繁,无数问题困扰着我。
  1. 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
  • 注释:“病以爱为本”意味着当人生病时,往往因为过度关注自己的健康而感到焦虑不安。“忧怖乃相干”则是指担忧和恐惧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人如果担心某件事情可能会发生,那么他的恐惧感也会随之增加。
  • 译文:疾病常常源于对健康的过分关心,而忧虑和恐惧则是彼此相连的,一个人若担忧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这种恐惧感便会随之增强。
  1. 物生每徇性,夙习不可刊。
  • 注释:“物生每徇性”指的是万物都遵循着某种自然本性。“夙习不可刊”则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习惯和习性是难以改变的。
  • 译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它们自身的本性,而我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习性也是难以彻底消除的。
  1. 顺或忘其源,逆则撄其湍。
  • 注释:“顺或忘其源”指的是顺应自然的法则时,人们容易忘记其根源;“逆则撄其湍”则是指在违背自然规律时,情况会变得混乱无序。
  • 译文:当我们顺应自然法则时,往往会忘记它的真正来源;但如果违背它,情况就会变得混乱无章。
  1. 心迹既以违,调伏良亦难。
  • 注释:“心迹”在这里指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既以违”表示这两者已经背离了应有的状态。“调伏”意味着调整和控制。“良亦难”表示这种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 译文:由于思想和行为的背离,使得调整和控制的过程变得异常艰难。
  1. 逝将放吾意,俯仰得所欢。
  • 注释:“逝将放吾意”表示要释放自己的意志和情感。“俯仰得所欢”意味着无论低头还是抬头,都能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物。
  • 译文:我将放下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无论是低头还是抬头,都能找到一个让我快乐的事物。
  1. 真际未可期,庶以澄内观。
  • 注释:“真际”指的是真实的境界或者本质。“未可期”表示难以预测或实现。“庶以澄内观”表示通过深入的内心观察来接近真实的境界。
  • 译文:真实的本质可能难以预测,但通过深入内心观察可以逐渐接近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学习和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思。从一开始的追求到后来的疑惑和不安,再到最终的自我调整和释放,诗人展现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自然和人生规律的理解,诗人试图寻找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精神探索过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