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何事遽严装,芹泮陶成两鬓霜。
三载雁稀乡梦远,千江枫叶客思忙。
登庸已谢岩廊想,饯别谁迟驿路觞。
满地离情题不尽,翩翩云翮向扶桑。
【注释】
严装:整理行装,准备出行。芹泮:指科举考试。泮池是古代学宫前池塘的别称,因孔门弟子入泮而名。陶成:培育人才。三载:三年。岩廊:指宰相。岩廊想:指宰相之职。饯别:送别。驿路:“驿站”之意。扶桑:神话传说中的东方神树,这里比喻家乡。
【译文】
刘先生为什么突然就收拾行装,为培育人才两鬓白发已满霜?
离开京城三年,乡思难断梦中雁南翔;江边枫叶飘落,客旅心烦意乱。
你已被任为宰相,离别时无人在驿路上相送;离愁如雨,无法题写尽处,只愿早日回到家乡。
【赏析】
《送刘掌教归闽》一诗中,诗人以送别友人作题材,但写得情真意切,意境深远,不落俗套。
首句“先生何事遽严装”,诗人用直白的语言,点明了朋友即将离去的原因。“先生何事”,即问友人为何要匆匆地收拾行囊,“遽”是“突然,急忙”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接着,诗人用“芹泮陶成两鬓霜”一句,描绘了友人在官场上的辛苦付出以及年华老去的景象,既赞美了友人的品质,又表达了自己的不舍之情。
次句“三载雁稀乡梦远”,进一步描述了友人离别后的情景。“三载”指的是三年时间,“雁稀”则暗示了友人在这三年里鲜少有机会回家探亲,因此“乡梦远”便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这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句“千江枫叶客思忙”,诗人将视线转向了远方的江水,描绘出一幅秋日江边枫叶萧瑟、游子心绪纷乱的画面。这里的“枫叶”不仅具有自然的色彩美感,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客思忙”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思念之情如同忙碌的江水一般无法停歇。这句诗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第四句“登庸已谢岩廊想”,诗人再次提及友人即将离去的话题。“登庸”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提拔、升迁,而“岩廊”则指的是高位的权力中心。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了,这种失落感与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句“饯别谁迟驿路觞”,诗人转而描述自己在送别友人时的情境。“饯别”表示送别,“谁迟”则是询问谁在宴会上迟迟未到。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又透露出他对官场应酬的不满。
第六句“满地离情题不尽”,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这里的“离情”指的是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而“题不尽”则表示这些思念之情无法完全表达出来。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最后一句“翩翩云翮向扶桑”,诗人以飞翔的鸿雁作比,寓意着友人将乘风而起、高飞远翔,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里的“扶桑”既可以指代远方的家乡,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好的未来。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述以及对友情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