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
路应穷地轴,岁屡变星躔。
晓谒班留笋,宵归炬拥莲。
至今天上语,不遣外人传。
少海惊波定,金縢密疏虔。
论功同李泌,辱命岂张骞。
南国非旁郡,东僚亦左迁。
献陵贻睿想,宣室问遗贤。
典礼烦咨岳,为舟亿济川。
庙廊资治理,帷幄赞兵权。
讨逆东平汉,从征北过燕。
从容陈俎豆,谈笑却戈鋋。
仗钺风尘际,留司雨露边。
两曹兼掌握,三少累登延。
紫诏蛟龙织,珍羞玳瑁筵。
篆分银印细,花簇锦袍鲜。
棨戟城西第,桑麻海上田。
云霄三接近,优遇一时专。
绿野家山在,丹心圣主怜。
挂冠双凤阙,归棹五湖船。
老子元知足,陶朱不爱钱。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
李东阳生平简介: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享年八十二岁。李东阳的一生,是明朝中晚期政治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他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在朝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诗词解析与赏析:
-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 文庙临朝日:这里的“文庙”指的是孔子的庙宇,象征着儒家文化的中心。而“临朝日”则形容皇帝亲自处理政事,强调了李东阳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 英皇复辟年:“英皇”指的是英明的皇帝,这里指的可能是明朝的英主或其后代。“复辟年”暗示了皇帝的复位或恢复权力,表达了对这位皇帝的尊重和怀念。
-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 台鼎贵:台鼎是古代的一种官名,象征着高位和权力。这里用来形容李东阳的官职高权重。
- 臣职始终全:表示李东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其职位的完整和稳定,体现了他的忠诚和能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尊重。
-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 旧锡恩荣榜:指过去的赏赐和荣誉记录。在这里,它可能代表了李东阳曾经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侍从员:侍从是指宫廷中的近臣,他们负责陪伴皇帝处理政务,参与国家大事。这里表明李东阳在朝廷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 皂囊: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象征其身份和职责。
- 彤陛:红色的台阶,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 这句话描述了李东阳在朝廷中的活跃和忙碌,他的工作频繁且重要,显示出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 “扰扰群疑会,皇皇《四牡》篇。”
- 群疑会:指众多疑虑和问题聚集在一起。这里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四牡》篇:这是一首古代诗歌,出自《诗经》,通常用于表达一种庄重、严肃的情感或态度。在这里,它可能用来比喻李东阳面对困境时的从容和坚韧。
我们可以看到李东阳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和政治家的形象。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首诗不仅是对他个人品质和贡献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其一生经历的一种回顾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