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修耽阒寂,淹贯有群才。
欲结莲花社,追欢竹叶杯。
因知如管鲍,相见即陈雷。
况此高阳会,焉能不醉回。
诗句大意为:在安静的角落里,我独自沉浸在书香中,饱读诗书后,心中涌现出一股豪情。想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一个文学团体,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与才情。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安静的角落里,我独自沉浸在书香中,饱读诗书后,心中涌现出一股豪情。我想要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建立友谊,一起交流思想,互相启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藏修耽阒寂: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藏修”意味着潜心学习,不张扬;”耽阒寂”则描绘了诗人在独处时的心境,既孤独又平静。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及其追求的内在平和。
淹贯有群才:这里的”淹贯”指的是学识渊博、贯通古今,而”群才”则暗示了作者聚集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朋友或对手。这一句强调了诗人不仅个人学识丰富,而且在学术圈内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尊重。
欲结莲花社: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雅,”结社”则表示聚集志同道合之人,共襄盛举。这里的“结”字表明了诗人对建立类似宗教组织或学派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这样的集体来促进思想的交流与进步。
追欢竹叶杯:通过使用竹子制作的酒杯,”追欢”一词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竹叶酒可能是一种流行的饮酒方式,在这里象征着文人间的友好交往和欢乐时光。
因知如管鲍: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代表着深厚的友谊和忠诚。此处用此典故来形容诗人希望建立的深厚友情,意在表达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即相互理解、支持和信任。
相见即陈雷:陈雷在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喻的名字或是朋友中的某个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遇到像陈雷这样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和喜悦。
况此高阳会:这里的”高阳”可能指的是古代齐国的高阳君田常,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著名贵族。”会”表示集会或相遇。整句意味着在这样的聚会中,诗人感到无比荣幸和兴奋,因为能与这些优秀的人相聚,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焉能不醉回: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聚会结果的满意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光的期待。这里的”醉回”意味着快乐地返回,表达了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访方台卿黄玄通李廷叔三友留酌》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学术以及文化生活的深深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及其在文化上的追求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