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雨无晴,追欢泛菊英。
淹留酬酩酊,不必论浮生。

【注释】

惊蛰:春分后第三个庚日。古代以春分后15天为一节气,每节气30日,共三百六十日为一年,故称“三百六十日为一岁”。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大约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元符二年(1099)二月十二日至三月七日为惊蛰。

菊英:菊花的花蒂,即花蕾。

淹留:停留。酬:报答、酬劳。泛指饮酒作乐。

酩酊(minting):酒醉貌;大醉貌。

浮生:人生,世俗生活。

【赏析】

《惊蛰雨无晴,追欢泛菊英。淹留酬酩酊,不必论浮生》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二句写景抒情,点明时间及诗人的心境和行为;三、四句写诗人的行止和心态。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开头两句说,惊蛰时节,春雨淋漓,却已没有晴朗的时候,我与元符二年二月十二日至三月七日任集贤校理、知河中府的李伯麟,同到伯麟结绿斋赏菊,畅饮美酒。“惊蛰”二字,点出时令,说明春分后第三个庚日,正是春天到来之际。此时,百花盛开,百草萌芽,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却无法使作者感到喜悦,反而令人愁闷,于是便有“惊蛰无晴”,而“追欢泛菊英”之举。所谓“无晴”、“泛菊英”,都是以景物之变化喻人世之变迁,暗示着作者内心的矛盾情绪:一方面渴望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另一方面又因时事艰难、人事纷扰,而难以自得其乐。

第三、四句写诗人的行止和心态。“淹留”一词,意为停留、逗留。这句意思是说,因为心情烦闷,所以留滞不去;又因为贪杯酣饮,所以不肯离去。“酬”字是酬谢之意,也含有“以酒浇愁”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这里尽情地喝酒作乐吧!“不必论浮生”一句则表明诗人的态度:既然已经尽情地喝酒作乐了,那么何必去管那些琐碎的世俗生活呢?诗人的这种态度,既表现出他旷达的性格,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看法:只要能够随心所欲地享乐,何必去理会那些繁琐的世俗之事呢?

这首诗是苏东坡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和世事的豁达态度,同时也透露了他当时处境艰难、心情烦闷的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