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芜城菊,凝寒未着花。
几回惊岁暮,犹自客天涯。
月下砧声急,风前雁影斜。
归心将别梦,夜夜不离家。
【注释】
芜城:即今安徽当涂,古称芜城。
凝寒未着花:霜冻未至,菊花尚未开放。
惊岁暮:对年老岁晚的惊骇。
客天涯:客居他乡。
砧声:古代捣衣用的石制器具,击打的声音。
雁影斜:大雁南飞,影子斜向北方。
别梦:离别之梦。
【译文】
独自在客堂中坐着,对着芜城的菊花,冷霜还没有降临,菊花还未开放。几度年华已到暮年,还是漂泊在外,客居异地。月下砧声急促传来,风前鸿雁的身影斜向远方。归心随着离别之梦,夜夜不离家。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思归之作,写诗人独处异乡,对菊花、砧声、雁影的联想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客居他乡时孤独寂寞的心境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的前两句“独对芜城菊,凝寒未着花。”描写诗人在孤寂中对着秋天的菊花,寒气尚未到来,菊花也还未开放,这一句是写景,但景中含情,寓情于景。
第三句“几回惊岁暮,犹自客天涯。”是写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几回”,几次,反复;“惊”字,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犹自客天涯”,表明自己仍在异乡漂泊,不能回家,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接下来“月下砧声急,风前雁影斜”。月下砧声急促,风前雁影斜斜。这里通过描写砧声和雁影来表达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归心将别梦,夜夜不离家。”是写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是说归心似箭,而离别之梦又不断出现,所以夜里不能安眠,总是想着要离开这个陌生的异乡。
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思念家乡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