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谷天藏景,耽幽客共游。
云移山不动,石在水长流。
竹露晞初日,松风报早秋。
尘心消欲尽,彷若住丹邱。

【注释】

①丹邱:指道教传说中的仙境。②尘心:佛教语,指世俗之心。③消欲尽:消除欲望。

【赏析】

这首七律,描写了游赏石屋洞所见的奇景异境和所感所悟,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寄情山水的情怀。

开头两句“深谷天藏景,耽幽客共游”,写石屋洞在深邃的山谷中,天然生成,人迹罕至,是隐居者的理想之地。“耽幽客”,指爱好幽静的人。“云移山不动,石在水长流”二句,写洞内景物。山石依然屹立于洞中,而洞外云雾变幻不定;山石虽在,流水却永远不停。“云移”与“石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山石的永恒不变;“山不动”与“水长流”又构成动静相衬,突出了大自然永恒的生命力。

中间四句“竹露晞初日,松风报早秋”写洞内景物。洞内有竹子,早晨太阳出来时,露珠沾湿了竹叶,发出清脆的响声;洞中有松树,秋风送来松涛之声,使人感到凉爽宜人。这两句通过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洞内景物的特色。“竹露”与“松风”都是自然界的声音,“晞初日”与“报早秋”都点明了时间,从而将景物与时间联系起来,使景物具有更丰富内涵。

最后二句“尘心消欲尽,彷若有丹邱”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说,游览石屋洞后,尘世的欲望完全消失。“丹邱”,即仙境,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以“尘心”与“欲尽”、“彷若”与“住丹邱”作反意并列,既表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也表明自己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