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三月时,香尘暗天起。游丝卷落花,飞入千门里。
甘泉绕建章,大道覆垂杨。雕阑锦榭遥相望,莺歌燕舞断人肠。
断人肠,复那许,愁杀娼家女。妆成起立看红雨,斜倚银屏黯不语。

【解析】

1.本篇为宫怨诗。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注意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诗意,例如“帝京三月时”中“三月时”指春天,“香尘暗天起”的“香尘”指的是宫女们身上的香气。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题解答时一般要先答出手法、效果,再答出表达的情感或意境及作用,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甘泉绕建章,大道覆垂杨”,这两句写甘泉宫的御道,路两旁是杨柳树,这是长安城的一个美丽风景,但此时,它却成了思妇的眼中物,“甘泉”即“建章宫”,“垂杨”即“杨柳”。诗人借景物描写烘托思妇的孤寂与苦闷之情。《乐府古题要解》曰:古歌行多以叙事为主。此诗亦然。全诗前八句写景,后八句抒情,中间穿插议论,层层转折,跌宕起伏,波澜起伏。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回答对某位作者在文中塑造的形象的评价,并结合作品分析塑造形象的技巧。答题时,先指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点作答。例如:“帝京三月时,香尘暗天起”,这两句写思妇所见之景。她所见的景色是春日里长安城的美景,然而此时,这些美景已不能引起她的兴致了。“帝京三月时,香尘暗天起”一句,用色彩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帝京”二字点明地点,交代了时间。“三月时”既交代了时间,又暗示了季节——春日,为下文铺垫。“香尘暗天起”一句,写春日里的长安城景象。“香尘”一词,写出了宫中人行走时的香气,“暗”字写出了行人之多,车马之盛。“暗”字在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人多车马多得遮天蔽日;二是尘土飞扬遮蔽了天空;三是香尘遮住了长安城上空那片蔚蓝的天,使长安城的天空显得昏暗无光,令人感到压抑。一个“暗”字,将长安城春日里的繁华喧嚣以及思妇心中的孤独寂寞写得淋漓尽致。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题要求回答对某位作者在本文中的思想和情感的理解,并结合作品分析思想内容和情感。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点作答。例如:“游丝卷落花,飞入千门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游丝像彩线一样缠绕着落花,飘入千家万户。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落花拟人化,赋予她们生命,使她们有了情感,从而更加形象地描绘了落花被风吹动的景象。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因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流离失所、颠沛流离的惨象。因此,这句诗不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落花被风飘动的景象,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写作手法的能力。此题要求考生分析本诗的写作手法,并简析其艺术效果。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文章运用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例如:“妆成起立看红雨,斜倚银屏黯不语。”意思是:她梳妆打扮起来,站立着看着窗外飘下的落花,默默地倚靠在屏风旁。这里用“妆成”和“红雨”两个词语,将思妇打扮起来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同时也渲染了环境氛围。“斜倚”二字,则表现了思妇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要求考生分析本诗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技巧。答题时,首先要明确作者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例如:“断人肠,复那许,愁杀娼家女。”意思是:这相思之苦简直让人心如刀割啊!真是无法承受啊!“断人肠”意为断绝人的肠子,形容愁思极深极苦的样子。“那许”意为多少。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相思的苦楚简直让人心如刀绞啊!真让人痛不欲生啊!“愁杀娼家女”的意思是:这相思之苦简直让娼妓都要自杀啊!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相思之苦简直让人心如刀绞啊!真让人痛不欲生啊!“断人肠”和“那许”都是夸张的写法,用来形容思乡之苦。“愁杀娼家女”是说这相思之苦简直让娼妓都要自杀啊!这句诗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思妇因思念丈夫而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于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