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烟非雾掩晴晖,九陌行人势莫违。
梁上曾因歌韵起,驿前长逐使旌飞。
几番雨打方归地,一阵风吹又上衣。
自是甘心云外客,纤毫不许到林扉。
诗句释义:
- “尘” - 这里可能指的是尘土或比喻为世俗、尘世。
- “非烟非雾掩晴晖” - 描述的是一幅清晨的景象,烟雾缭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大地。
- “九陌行人势莫违” - 在繁忙的街道上,人们匆忙地行走,没有人能够违抗他们的脚步。
- “梁上曾因歌韵起” - 曾经有人在屋梁上唱歌,歌声回荡在空中。
- “驿前长逐使旌飞” - 在驿站前面,旗帜随着信使的奔跑飞扬。
- “几番雨打方归地” - 经历了几次雨水的洗礼,最终又回到了地面上。
- “一阵风吹又上衣” - 一阵风过后,衣服又被吹得飘扬起来。
- “自是甘心云外客” - 自己甘愿做一个云中的客人,不受凡尘束缚。
- “纤毫不许到林扉” - 不允许任何细微的尘埃进入自己的门扉。
译文:
尘土不是烟雾也不是云雾,遮挡着晴朗的阳光,
九条道路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没有谁可以违背他们的行程。
曾经有歌声在屋梁上飘荡,信使的旗帜随风飘扬。
经过雨水的洗涤,又回归到大地,一阵风后,衣领又高高地飘扬。
自己甘愿成为云中的客人,不踏入红尘。
连一丝一毫的灰尘都不允许进入自己的门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晨的景色和日常生活的片段,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我内心的坚定追求。诗人以”尘”为关键词,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和向往自由的心情。诗中多次运用自然景象,如烟、雾、晴晖等,以及人类行为的描述,如行人、歌唱、使旌,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动态与变化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日常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平凡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同时,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坚守,通过拒绝尘埃进入家门的方式,展现了其对于精神独立和纯洁的追求,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