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恒自安,何必复犹豫。
岂无云霄翮,轩然一腾翥。
古人能见几,往往拂衣去。
枕流清我心,泠然洗尘虑。
老农信有方,宣尼嗟不如。
茅屋带烟霞,乐此林下住。
适兴时复吟,不离栖迟处。
俯仰穹壤间,贫贱夫何惧。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生命和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知命恒自安,何必复犹豫。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接受,他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不要过于纠结于未来的事情。
岂无云霄翮,轩然一腾翥。
这里,诗人用“云霄翮”比喻那些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们能够像展翅飞翔的鸟儿一样,飞向更高的天空。而“轩然一腾翥”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和行动。
古人能见几,往往拂衣去。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古代人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古人能够洞察世事的发展趋势,并因此选择离开世俗,追求自己的理想。
枕流清我心,泠然洗尘虑。
诗人在这里描绘了自己在山水之间,听着流水声,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种宁静的环境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让他摆脱了世俗的纷扰。
老农信有方,宣尼嗟不如。
这里,诗人以老农为榜样,认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方法值得学习。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儒家学说的认同,认为它比道家学说更为可取。
茅屋带烟霞,乐此林下住。
诗人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一个简陋但充满诗意的茅屋,周围是美丽的自然风景。他享受这样的生活,乐于在山林间隐居。
适兴时复吟,不离栖迟处。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在适当的时机吟诵诗歌,但并不脱离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居住的地方。他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
俯仰穹壤间,贫贱夫何惧。
最后一句诗总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他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该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