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有道,俨乎容止。
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
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
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中蕴涵的哲理。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整体把握其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语言,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是诗人赠给朋友丁柴桑(柴桑为陶潜字)的两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作邑有道,俨乎容止。”诗人首先以“有道”来赞美友人丁柴桑的品德修养,接着用“俨乎”来形容丁柴桑仪态端庄。“好善惟诚,士轻千里。”“好善惟诚”是赞颂他为人正直善良,真诚待人;“士轻千里”是称赞他品行高洁。“窃有献焉,慎终如始。道不易知,民可使由。岂弟君子,忧民之忧。”诗人认为丁柴桑不仅自身品性高尚,而且对百姓的关心也令人敬佩。诗人认为治理百姓并非易事,需要谨慎从事。“崇酒于觞,与子遨游。”最后两句诗人邀请丁柴桑一同喝酒,一起游玩。

【答案】

译文:

做官要有道德,行为举止端庄大方。

喜爱好人只有真诚,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私下有话要向你说,始终如一不改变。

治国之道不容易理解,但可以引导百姓去实行。

温和恭敬的君子,担忧的是百姓忧虑的事情。

百姓已经快乐了,我的心也就得到了休息。

把酒宴开在酒杯里,和你一起欢乐畅饮。

【赏析】

前四句赞扬丁柴桑为人正直善良,真诚待人;后两句则表明自己治理百姓并非易事,需要谨慎从事。最后两句诗人邀请丁柴桑一同喝酒,一起游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