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南野上,左右带林峦。
九月风霜起,孤斋日夜寒。
挥弦鸿在目,挹露菊堪餐。
独有蒹葭水,伊人欲见难。
诗句释义
1 南野:指的是诗人居住的南方田野。
- 索居:指孤独地居住在某处,可能带有些许忧郁或寂寞之情。
- 左右带林峦:形容四周环绕着树木和山峦,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秀美。
- 九月风霜起:描述了深秋时节,天气寒冷且有风霜。
- 孤斋日夜寒:表明诗人独居一室,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感受到刺骨的寒冷。
- 挥弦鸿在目:使用“挥弦”来形容自己弹奏琴曲的样子,而“鸿”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飞鸟,表示视线所及之处,都有飞鸟飞翔。
- 挹露菊堪餐:通过摘取露水滋润的菊花来食用,表达了一种清雅的生活态度。
- 独有蒹葭水:蒹葭是芦苇的一种,这里特指芦苇丛生的地方,暗示诗人渴望见到心爱的人,但对方难以相见。
译文
我独自居住在南方的田野上,四周被树林和山峰环抱。
九月来临,寒风凛冽,夜晚更是冷得刺骨。
我弹琴时,眼前仿佛有鸿雁飞过;
我摘取露水的菊花,可以充饥。
只有那芦苇丛生的河边,让我心绪难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独自居住在南野的场景,通过四季变化来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从初秋的宁静到深秋的寒冷,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九月风霜起,孤斋日夜寒”不仅反映了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单和不安。
诗中多次提及“鸿”,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也可能寓意着远方的消息或亲人的呼唤。例如,“挥弦鸿在目”中的“鸿”可能是诗人心中牵挂的人,通过弹奏琴曲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同时,“挹露菊堪餐”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份清雅和自足。
诗以“独有蒹葭水,伊人欲见难”作为结尾,这里的“蒹葭水”很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位置,而“伊人”则是诗人所思念的对象。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描写,也透露出他对这份思念的无力感和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