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翠开罗嶂,平看列岫分。
高林不受暑,幽磴半流云。
戛叶闻蝉唱,衔花过鹿群。
此中尘鞅绝,那得不寻君。

诗句原文:

凿翠开罗嶂,平看列岫分。
高林不受暑,幽磴半流云。
戛叶闻蝉唱,衔花过鹿群。
此中尘鞅绝,那得不寻君。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连绵的山峦,仿佛被层层翠绿环绕,宛如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置身于罗嶂之中(形容山峰重叠如屏障)。他静静地观察,山中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诗人转向山下,看到高高的树木遮挡着阳光,使得这里没有炎热的暑气,只有清凉的气息在山间流动。沿着山路走下来,耳边响起了蝉鸣声,它们在树枝间欢快地唱歌,吸引了许多采蜜的蝴蝶和忙碌的小鹿。

诗的最后两句“此中尘鞅绝,那得不寻君”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尘鞅”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诗人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几乎无法找到可以与他共度时光的朋友。这反映出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清静生活的喜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罗嶂为背景,通过远近高低的层次感勾勒出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美景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山林中生物活动的观察和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诗中多次使用叠字和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而又富有韵律美。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徐孟孺招游新筑还集景文堂》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李云龙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