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
借问黄金笼,如何秋草色。
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
借问黄金笼,如何秋草色。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之中宁静而生动的景象,通过对比“香茅宇”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昆虫,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注释:
- 梁明府茅冈杂咏:李云龙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 其八:第八首,即此诗为其中之一。
- 山中饶薜萝:山中有很多薜萝植物。
- 底事频促织:是什么原因频繁地促使蟋蟀发出鸣叫声?
- 借问黄金笼:用黄金制成的笼子。
- 如何秋草色:秋天的草是什么颜色?
赏析:
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读者的目光。首先,诗中的“香茅宇”象征着诗人的居所,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地方。在这里,诗人感受到了山野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感受在诗的开篇得到了体现:“山中饶薜萝,底事频促织。”这里的“香茅宇”不仅是诗人的居所,更是他心灵的港湾。通过观察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诗人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一种规律:蟋蟀因季节的变化而频繁鸣叫。这一发现让诗人不禁思考,为什么人们要人为地创造一个“黄金笼”,来囚禁这些原本自由生活的小生命呢?“借问黄金笼,如何秋草色?”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最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诗中的蟋蟀形象成为了对这一问题的隐喻。通过对蟋蟀的观察和思考,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整首诗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人类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