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树且乌啼,孤舟晨向西。
萧滩千百转,昏暮到罗溪。
古驿屯云密,平沙没日低。
扬帆更前去,月夜不须迷。
赴新喻
露树且乌啼,孤舟晨向西。
萧滩千百转,昏暮到罗溪。
古驿屯云密,平沙没日低。
扬帆更前去,月夜不须迷。
注释:
- 赴新喻:前往目的地或新的目的地。
- 露树且乌啼:清晨的树林和乌鸦的鸣叫声。
- 孤舟晨向西:孤独的小船在清晨向西行驶。
- 萧滩千百转: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
- 昏暮到罗溪:晚上到达了罗溪。
- 古驿屯云密:古驿所处之地乌云密布。
- 平沙没日低:平沙上的沙子遮住了太阳。
- 扬帆更前去:扬起帆继续前行。
- 月夜不须迷:在月光下不必迷失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晨出发去新喻的情景。首句“露树且乌啼”,以清晨的露水和乌鸦的啼鸣渲染了出发时的清新与宁静。第二句“孤舟晨向西”则直接点明诗人的目的地,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诗人描述了沿途的风景变化:“萧滩千百转,昏暮到罗溪。”这两句通过“萧滩”和“罗溪”两个地点的变化,展现了旅途的曲折与艰难。“千百转”形容了道路的曲折,而“昏暮”则描绘了天色已晚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旅途中自然景象的描绘:“古驿屯云密,平沙没日低。”这里,“古驿”和“平沙”分别代表了旅途中的休息站和沙漠地带,而“云密”和“没日低”则形象地描绘了天气的阴沉和视线的受限。
最后一句“扬帆更前去,月夜不须迷”,则是诗人对自己行动的肯定。他决心扬帆前行,即使身处月夜也不必迷失方向。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也体现了他对未知旅途的信心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旅行图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