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今年聚,谁知骨肉稀。
汝犹悲燎粥,子岂那于飞。
对火霜威入,侵杯月色微。
斗斜灯更续,不是醉无归。
这首诗是诗人丙子年(1076年)生辰时,对内弟玑的赠诗。丙子年即宋神宗熙宁元年,诗人时年四十二岁。诗中以兄弟情深、骨肉亲情为线索,表达了诗人与亲人团聚的欢愉之情及骨肉离散的哀伤之情。
诗句释义:
- 今夜今年聚:今夜我们今年第一次团聚。这里的“聚”表示团圆,意味着家人难得的相聚时刻。
- 谁知骨肉稀:谁知道我们的骨肉之亲如此稀少。这里的“骨肉”指的是家庭成员,特别是指兄弟或兄妹等血缘关系紧密的家人。”稀”字表达了作者对于亲人难得相聚的感慨。
- 汝犹悲燎粥:你仍然在悲伤着吃粥。这里的“汝”指的是内弟玑,“悲燎粥”则是形容内弟玑对生活的不易和对家人团聚时间的珍惜。
- 子岂那于飞:你怎么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呢?这里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不舍和无奈。”那”字在这里有“像”、“如同”的意思,强调了亲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和无法割舍。
- 对火霜威入:面对火光和寒冷的气息。这里的“对火”可以理解为与亲人在一起的场景,而“霜”则象征了岁月的无情和亲人的衰老。
- 侵杯月色微:月光渗透进酒杯,映照出微光。这里的“侵”字描绘了月光的细腻和温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斗斜灯更续:时间已经过了半夜,灯火依旧通明。这里的“斗斜”是指北斗星的位置偏斜,象征着夜色已深,但亲情的温暖却始终不减。”更续”则表示时间的延续和亲情的持续。
- 不是醉无归:如果不是因为喝醉了酒没有回家,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主题——亲人之间的亲情和团聚的快乐,以及由于分离带来的悲哀。诗人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述,传达了对于家庭团聚的珍视和对失去亲人的哀伤。整体上,诗风简练而深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