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胜城能曲,台高野更秋。
席陪骢马出,情为碧云留。
移坐铺林叶,添樽面水流。
潜思歌舞地,指点问王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艺术手法和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赏析”是要求学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对诗歌的某一联或某一词进行赏析。答题时一般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总结。
首先看第一句,“圃胜城能曲”,园圃胜过城池,曲折盘旋;“台高野更秋”,台高望远,秋天景色更显迷人。第二句,“席陪骢马出,情为碧云留”,坐在席子上陪骢马出行,心情却被白云所留住。第三句,“移坐铺林叶,添樽面水流”,移动座位让树叶铺满桌面,倒上酒杯让水波荡漾。第四句,“潜思歌舞地,指点问王州”,暗想歌舞之地,指点询问王州。
【答案】
(1)全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苑圃胜于城郭,台榭高耸入云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树木花卉繁茂茂盛
(2)首联写苑圃胜城,突出苑圃的幽雅;颔联写台榭高远,突出台榭的宏伟壮丽;颈联写宴饮娱乐,突出宴会的欢乐祥和;尾联写登临览眺,突出山水之美。
(3)此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圃”、“野”、“台”、“云”)——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色彩。比喻(“城能曲”“野更秋”)(将苑圃比作城郭,将台榭比作山巅)、对比(“席”与“心”,“林叶”与“水流”)、衬托(用“绿”字来突出园林之美)。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如“席”即指席子,“移座”就是“移动座位”;“添樽”即是“加满杯中的酒”等。
(4)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秋日景象:苑圃胜于城郭,台榭高耸入云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树木花卉繁茂茂盛。诗人用优美的诗句把这一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