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倚清酣奏彩毫,象床冰簟王楼高。
徐娘老去风情在,班女愁来赋兴豪。
秦柳日斜伤渭曲,楚兰春暮怨湘皋。
仙根寂寞昆仑远,浪说人间有碧桃。
注释:
- 曾倚清酣奏彩毫:曾经倚靠在清凉的酒席上,用彩笔奏乐。
- 象床冰簟王楼高:象床和冰簟都是珍贵的家具,王楼是指豪华的居所。
- 徐娘老去风情在:徐娘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风韵。
- 班女愁来赋兴豪:班昭的女儿班婕妤因受冷落而忧愁,因此她写诗赋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秦柳日斜伤渭曲:秦时有柳树,夕阳西下,照在渭水边上,给人一种伤感的感觉。
- 楚兰春暮怨湘皋:楚地的兰花在春天傍晚的时候盛开,给人一种哀怨的感觉。
- 仙根寂寞昆仑远:仙人的根基在遥远的昆仑山上,他们与人间相隔甚远。
- 浪说人间有碧桃:人们常常说人间有美丽的桃花,但桃花并不是仙人的根基所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模拟唐代诗人李义山的作品。李义山的诗歌以绮靡、婉约、含蓄为主要特点。这首诗通过描绘各种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仙人的向往。
首句“曾倚清酣奏彩毫”,描绘了诗人在酒席上挥毫泼墨的情景。这里的“清酣”指的是酒精浓度较高,使人感到陶醉的状态。诗人在酒席上尽情地享受着美酒和音乐,仿佛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种情景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象床冰簟王楼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氛围。象床和冰簟都是珍贵的家具,王楼则是指豪华的居所。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富丽堂皇、高雅奢华的场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徐娘老去风情在”,点明了徐娘这个人物。徐娘是古代美女的代名词,这里指的是一位年老但仍保持着风韵的女性。诗人以徐娘自喻,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仍保持着年轻时的风采。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
第四句“班女愁来赋兴豪”,描绘了班婕妤的情景。班婕妤是汉成帝的皇后,因为被冷落而忧愁,从而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词。这里的“愁来”指的是班婕妤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诗人通过班婕妤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五句“秦柳日斜伤渭曲”,描绘了秦国的柳树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显得格外凄美。这里的“日斜”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时间,而“渭曲”则是秦朝时的一段历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第六句“楚兰春暮怨湘皋”,描绘了楚国兰花在春天傍晚的时候盛开的景象。这里的“春暮”指的是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刻,而“湘皋”则是湖南的一座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生命的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仙根寂寞昆仑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仙人的向往。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最高山峰,象征着神秘和高远。诗人以昆仑山为比喻,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理想的渴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