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冬至益王宫,剑佩趋朝礼半同。
万里龙颜贪想像,十年霜鬓歘西东。
腊偷江峤梅先泄,春逼关河雁已通。
云物不遮乡国目,麻姑今拟暂停骢。

【解析】

此诗为建昌冬至益王宫时作。诗人在冬至之际,遥望万里之外,思念故乡和亲人,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建昌冬至益王宫,剑佩趋朝礼半同”一句,写建昌冬至时益王宫举行礼仪活动的情景。建昌即今江西南城县。益王宫在县治内。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民间有迎神纳福的习惯,皇帝也常在此设斋祭祖。建昌属江南东路,地处江南,冬至时节气候温暖,所以诗一开始就写到“剑佩”,意谓皇帝身着朝服,手持仪仗,到益王宫去参加礼仪活动。这两句点出了题中“冬至”二字,并从皇帝的角度写建昌冬至时的热闹场面。“剑佩趋朝礼半同”,意思是说皇帝的仪仗队与百姓们一样,都穿着朝服,手执仪仗,来参加益王宫的礼仪活动。这里“礼半同”三字,说明皇帝的仪仗队与普通百姓的仪仗队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来参加冬至节的祭祀活动。“剑佩”一词,在这里用得非常贴切,形象地写出了皇帝仪仗队的威武雄壮。

“万里龙颜贪想像,十年霜鬓歘西东。”这两句是说皇帝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还想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建昌,思念着那里的亲人。“龙颜”是指皇帝的面容。“霜鬓”指头发花白。“贪想像”即贪恋着想象中的故乡生活。“十年”指的是皇帝在建昌度过了十年的时间,这十年里,皇帝在建昌过冬。“欻(xū)西东”即忽然之间的意思,形容时间的短暂。这两句是说,皇帝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惦记着在建昌度过的这段时光。这一句承前启后,承接了前句皇帝思念建昌的情思,又自然引出下句对皇帝在建昌度过的岁月的回忆。

“腊偷江峤梅先泄,春逼关河雁已通。”这两句是说到了腊月的时候,江边的梅花最先开放;到了春天,关河两岸的候鸟开始迁徙。这两句是写到了建昌的冬天,江边梅花盛开,而春天的到来,候鸟开始迁徙。这是对建昌冬天景象的具体描绘。“腊偷”的意思是到了腊月,江边的梅花就开了;“春逼”的意思是到了春天,关河两岸的候鸟就迁徙了。“梅花先泄”四字,是说江边的梅花比其他地方的梅花要早开。这两句是写到了建昌的季节特点。

“云物不遮乡国目,麻姑今拟暂停骢。”这两句是说天上的云彩没有遮挡住家乡的景色,麻姑打算停下来不走。“云物”指天空中的云彩和景物。“停骢”指停下马来歇一会儿。这两句是说天上的云彩遮住不了家乡的景色,麻姑打算停下来不走。“云物”二句是写到了建昌的天空和景象。“麻姑”指传说中的仙女麻姑,她住在海中,经常乘着白牛车来到人间来来往往,人们称她为麻姑。这两句是说天上的云彩遮住不了家乡的景色,麻姑打算停下来不走。“麻姑今拟暂停骢”四字,是说麻姑打算停下来不走,继续留在人间。这两句是写到了建昌的人和物。

这首诗以皇帝的口吻写皇帝在冬日的建昌生活。首句写皇帝在冬至之日到益王宫参加礼仪活动,中间三句写皇帝怀念建昌的生活,最后三句写皇帝在建昌过冬时所见到的景象和麻姑的形象。全诗以皇帝的视角来写建昌冬至之景,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意图。

【赏析】

《旴江小至》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一首诗。此诗以皇帝的口吻写皇帝在冬日的建昌生活。首句写皇帝在冬至之日到益王宫参加礼仪活动,中间三句写皇帝怀念建昌的生活,最后三句写皇帝在建昌过冬时所见到的景象和麻姑的形象。全诗以皇帝的视角来写建昌冬至之景,体现了诗人的写作意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