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相昔为州刺史,于今伏腊土人思。
向来伊水瞻遗墓,此处羌民拜古祠。
鹦鹉梦中天地转,大行山上旆旌迟。
稔知忠孝平生事,更读希文万古碑。
狄梁公宁州有庙
狄梁公:名遇,曾任宰相。狄梁公在任刺史时,百姓对他十分怀念。
狄相昔为州刺史,于今伏腊土人思。
昔日狄梁公担任刺史,如今百姓每逢年节时都会思念他。“伏腊”是古代对年终祭祀的称呼。
向来伊水瞻遗墓,此处羌民拜古祠。
过去人们常去伊水祭拜狄梁公的坟墓,如今羌族的人们也会来此参拜他的古祠。“伊水”指伊河,是一条流经宁州的河流。“羌民”是指羌族的人。
鹦鹉梦中天地转,大行山上旆旌迟。
狄梁公曾在梦中梦见天地旋转,大行山(即华山)上也飘扬着旗子。“鹦鹉梦”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狄梁公在梦中也像鹦鹉般地转动着天地。“大行山”是华山的别称。“旆旌”指的是旗帜与旗竿。“迟”字在这里形容旗帜缓慢移动的样子。
稔知忠孝平生事,更读希文万古碑。
我知道狄梁公一生忠诚孝顺,现在又可以读到他的万古碑铭了。“稔知”意为深知、知道。“希文”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牧。“万古碑”指的是狄梁公的纪念碑。这里的“万古”表示永恒不变,表达了人们对狄梁公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狄梁公的纪念诗。诗人通过对狄梁公在宁州期间的事迹进行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其忠诚孝顺和卓越才能的钦佩之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将狄梁公在任刺史时的事情和他在死后受到后人尊崇的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其一生的光辉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狄梁公在梦中的情景和对万古碑的赞美,进一步加深了对其人格魅力和伟大贡献的认识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