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为陆,而我无车。有舟滩高水浅,行不得以舒。
仓浪天疾威我人,七月不雨,田龟坼、山而鳞鳞。夫兮出杀贼,妇哭于庐畴给我食。

《悯熯歌》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一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因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的人民的生活状态。下面将对这首诗的每一句进行逐一解析:

  1. 东湖为陆,而我无车
  • 东湖为陆:指原本可以游泳嬉戏的湖面变得陆地般坚硬,暗示了环境的破坏和自然景观的变化。
  • 而无车:表达了由于环境破坏,交通工具无法使用,生活陷入停滞。
  1. 有舟滩高水浅
  • 有舟:意味着仍有水上活动,反映出人们尽管面对困难仍试图寻找生存的方式。
  • 滩高水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水位的不稳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1. 行不得以舒
  • 行不得以:表示无法进行正常的出行。
  • 以舒:意味着出行的目的不能达到,心情无法舒展。
  1. 仓浪天疾威我人
  • 仓浪天:形容天气的极端,可能预示着暴风雨的到来。
  • 威我人:暗示天气的恶劣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和压迫感。
  1. 七月不雨
  • 直接说明了时间(七月)和气候状况(不下雨),强调了旱灾的严重性。
  1. 田龟坼、山而鳞鳞
  • 田龟坼:形象地描述了土地开裂的现象,暗示了土壤干裂,农作物无法生长。
  • 山而鳞鳞:描述山体因为干旱而出现裂纹,植被难以存活。
  1. 夫兮出杀贼
  • 夫兮出杀贼:这里的“夫”可能指的是男性,也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指代那些勇敢地站出来保护他人的英雄人物。他们可能是农民、牧民等,他们在灾难面前承担起保护家园的责任。
  1. 妇哭于庐畴给我食
  • 妇哭于庐畴:描述了妇女们在田野上哀哭的情景,她们可能在为失去食物来源而忧心忡忡。
  • 给我食:表达了对妇女们辛勤劳作、为家庭提供食物的感激之情。

《悯熯歌》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灾害的描写,更是对人们在灾难中挣扎求生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每个细节都透露出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