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步城西冈,遥望终南岑。
荆棘高蔽天,白曜翳以阴。
鸡食鸾凤饥,蛾眉谗妒深。
葑菲遗下体,一别成飞沉。
出门眺四郊,莽莽悲风吟。
海水有可测,伤哉谁谅心。
【注释】
《赠康修撰二首》,乐府旧题。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康修撰的劝诫之作。诗人以“白曜”比喻谗邪,“鸡食鸾凤”比喻小人得志。全诗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赏析】
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诗人被贬谪到江陵当司马,而好友康子嵩也遭贬,两人在江陵相聚,作此诗相慰。
首句写景,点明送别时间及地点。次句写望中所见之景,即山高树密,荆棘丛生之地,暗示友人处境险恶。第三句写望中的所闻之物。第四句写望中所见之人。“鸡食”指贤人不遇;“蛾眉”暗讽康君之妻。第五、六句写朋友的处境和心情。“葑菲”喻小人;“一别成飞沉”,谓与知己分别之后,永无相见之日。末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愤。海水不可量度,暗喻世事难测,而自己却无处申诉衷情,伤怀不已。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它借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国事艰危的忧虑。
首联起势不凡,“晨步城西冈”四字,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遥望终南岑”一句,描写了诗人目力所及之处,那山势陡峭,郁郁葱葱的终南山巍峨耸立在诗人的眼前。这两句诗,既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同时也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
颔联写景,进一步渲染气氛。“荆棘”二字,不仅描绘出了山路的崎岖险峻,而且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抑郁不平之气。“白曜翳以阴”,用一个“蔽”字,把日色遮住,使人感到一片阴霾笼罩着整个山林,更显出了山路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这里,诗人用典,用“白曜”这个意象,既暗指谗佞当道,又暗指日蚀现象的出现。
颈联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鸡食”一词,既指贤人不被重用,又暗指小人当道,使贤者陷入困境。“蛾眉谗妒深”,则揭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相思”一词,既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又表达了他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一别成飞沉”,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理想。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感愤之情。“海水有可测”,暗指世道人心叵测;“伤哉谁谅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施展抱负、报效祖国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写景、叙事、议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感慨和愤懑。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