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前松,童童一青盖。
盘拿若苍龙,借问自何代。
灵籁度笙竽,古色积烟黛。
峨然森翠中,郁彼风云会。
绝胜讲坛杏,应并阙里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诗歌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1)

本诗前四句描写了夫子庙前松树的形象: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青翠。“盘拿若苍龙”形象地描绘出松树苍劲挺直的姿态;“灵籁度笙竽”以“灵籁”比喻松涛阵阵,声如笙竽,既写出了声音之美妙,也写出了松树生机勃勃的特点。“借问自何代”一句,用反问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

(2)

五、六句“灵籁度笙竽”与“古色积烟黛”,两句中“古色”、“烟黛”都是用色彩浓重的词语来表现松树的古老。“峨然森翠中”一句写松树苍翠茂盛,高耸入云。“郁彼风云会”一句写松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气势磅礴,仿佛能聚集风云,形成一种气势恢宏的景象。

(3)

后六句“绝胜讲坛杏,应并阙里桧”,是说松树的气势比杏树还要雄壮,而且其姿态之美,更是超过了孔子讲学的地方——阙里桧树。通过比较,突出了松树的雄奇壮观。

【答案】

译文:

在孔庙前,有一棵松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青翠。它盘曲盘旋,像一条苍龙似的。我不禁好奇地问:“这棵松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长的呢?”松树似乎在回答:“我是从古代长起来的。”

这棵松树发出的声音,如同笙竽乐器演奏的音乐一样悠扬动听;它的树干上覆盖着绿色的树叶,就像一幅画。它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气魄雄伟,好像能聚集风云,形成一股气势恢弘的景象。

这棵松树的美丽,远远地胜过了杏树。而且它的形态之美,更是胜过了孔子讲学的地方——阙里桧树。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孔庙前一棵松树。此诗开篇即以“夫子庙前松”点明题意,接着描写了松树的形象。首联描写了松树的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青翠,用盘拿若苍龙形容其苍劲挺直的姿态;用灵籁度笙竽,以“灵籁”比喻松涛阵阵,声如笙竽,既写出了声音之美妙,也写出了松树生机勃勃的特点。第二联“借问自何代”,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赞美。第三联写松树发出的音乐,与笙竿相比,更显其声音之美妙;与烟霭相比,更显其色彩之艳丽。第四联用对比手法,写松树的气势之雄伟,比杏树还雄壮,其形态之美,胜过孔子讲学的地方—阙里桧树。第五联直接点出松树的美,远远胜过杏花。全诗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将松树写得生机盎然,气势磅礴,形象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