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与处卑,由来虑多端。
登高尚寡悰,处卑焉能欢。
以兹历荆榛,褰衣蹑巑岏。
土豪带阴风,楼橹危急湍。
岩岸苦崩奔,椴苇何漫漫。
周望鲜故物,俯察多忧叹。
潜鱼葺其鳞,惊鸟无停翰。
云浮诚不任,渊沉谅何难。
终附岩穴栖,斯地非我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之涣的《登大梁故城》。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大梁故城,感慨万千,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登高与处卑,由来虑多端”,诗人登上高处,俯瞰低处,由此引发出许多忧虑。这里的“登高”指登上高处,“处卑”指身处低处。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次句“登高尚寡悰,处卑焉能欢”,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这里的“高兴”是指欢乐,“忧愁”是指忧郁。诗人认为,登上高处的人很少感到高兴,而处于低处的人又怎能真正快乐呢?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担忧。

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继续描绘了自己在登高时的感受。这些诗句描绘了诗人在登高时看到的风景和心情的变化。诗人看到了荒榛遍地,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这里的“荆榛”是指荆棘丛生的地方,象征着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第七句到第九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低处时的所见所感。诗人看到了土豪的阴风,楼橹的危险湍急,岩岸的崩塌,林木的萧瑟。这里的“土豪”是指地方土豪,他们贪婪自私,给百姓带来灾难。“阴风”是指恶劣的风气,“楼橹”是指高大的船只,“湍急”是指水流湍急,“崩奔”是指山石崩塌,“漫漫”是指广阔无边际的森林。这些景物都象征着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第十句到第十四句,诗人描述了自己观察周围环境后的心情变化。他看到了周朝遗留下来的古物,但却没有发现多少值得留恋的东西;俯视之下,也有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这里的“周朝”指的是周代,“古物”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忧叹”是指叹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时代的担忧。

第十五句到第十八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看到潜藏在水下的鱼儿,它们也不得不收起鳞片以保护自己;听到树上鸟儿的惊叫,它们也无法停下翅膀。这里的“潜鱼”是指潜伏在水中的鱼,“葺鳞”是指收起鱼鳞,“无停翰”是指鸟儿无法停止飞翔。这些描写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恐惧和不安。

第十九句到第二十四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期望。他认为云彩漂浮在空中是无法承载重任的,而深渊则能够包容一切。这里的“云浮”是指云彩漂浮在空中,“诚不任”是指确实无法胜任。“渊沉”是指深渊,“谅何难”是指一定不会困难。这里的“岩穴栖”是指隐居在岩石洞穴之中,“斯地非我安”是指这个地方不是我可以安居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与处卑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中的景色和情感变化,也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