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竟不惬,待月坐沙际。
久阴固当豁,明月忽堕地。
桂枝没半轮,蟾兔职业废。
姮娥饰粉妆,愁绝云楼閟。
鸾忧不解舞,竟夕掩孤袂。
崔嵬黄金阙,何由诉天帝。
景破力不敌,光满云仍蔽。
彷徨步林樾,为尔一流涕。

【赏析】

《全芳备祖·卷二》云:“李义山诗,有《十七夜对月》诗,见《玉台新咏》。其词曰:‘桂影斑驳一窗秋,谁人不起故园愁?分明别意何人识,明月楼中露玉钩。”是知此诗乃李氏所作。诗分四段。首八句写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清冷的月光,内心感到不如意。次八句写久待而不得见月,遂作赋以自慰。后六句写月色美好,却因嫦娥、玉兔等神话人物的出现而黯然失色。末六句写自己孤独寂寞,为月亮流泪。

此诗写于李商隐任东川节度使柳幕参谋时,当时他因事被贬,心情十分苦闷。诗的前半部分,表现了作者的不平之气,但后半部分则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忧伤,最后一句“为尔一流涕”更是直接吐露心声。

第一段写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清冷的月光,内心感到不如意。这两句诗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诗人内心不如意,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期待之情。这种期待之情,又进一步引发了他对明月的无限遐想。

第二段写久待而不得见月,遂作赋以自慰。这里的“赋”并非真正的赋文,而是作者的一种自我安慰之法。通过赋文,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之情。

第三段写月色美好,却因嫦娥、玉兔等神话人物的出现而黯然失色。这一部分诗,表面上是对月亮的描述,但实际上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

第四段写自己孤独寂寞,为月亮流泪。这里,月亮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象征,他的孤独与忧伤也通过月亮得以宣泄。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而优美。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