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河汉月,照我西南楼。
七夕远宾集,置酒城东陬。
展席对双星,盈盈隔中流。
艳艳睹妆女,欲济无方舟。
神爽即易合,茫昧竟难求。
明明君子德,寡妁谁为仇。
岂无采唐约,失身良见尤。
人生信龃龉,世事良悠悠。
不见古时人,皓首犹公侯。
葵藿不饿死,富贵安可谋。
愿絷场下驹,尽我盘中羞。
我今为秦声,子也当吴讴。
酣歌达清曙,临分赠吴钩。
【注释】
皎皎:明亮貌。汉:指银河。西南楼:指诗人住处的西南高楼。远宾:远方的客人。置酒:摆上酒宴。城东陬(zōu):城东隅,是城中最偏僻之处。盈盈: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妆女:女子。艳艳:鲜艳貌。神爽:精神清爽。易合:容易接近。茫昧:模糊不清。难求:不易得到。君子德:指有德行的人。寡妁(shòu):古代称媒人为“妁”,此指代媒人。采唐约:指男女约会时所订的情书。失身:因失去贞节而遭祸殃。龃龉(jǔyǔ):不和,抵触。古时人:指古代贤人。信:实在。龃龉:不和谐。悠悠:长久不断。吴钩:吴地出产的宝剑。絷(zhí):拴系。场下驹:指被拴住的骏马。我今为秦声:指我的歌声像秦地的音乐一样美妙。子也当吴讴(áo):你应当唱吴地方言的歌谣。酣歌:畅饮高歌。清曙:拂晓时分。临分:临近分手。赠吴钩:送给他一把吴地出产的剑。
【赏析】
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在七夕节与友人相会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
首联“皎皎河汉月,照我西南楼。”描绘了明亮的银河和西南楼的情景,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七夕远宾集,置酒城东陬。”写七夕之夜,远方的客人相聚,共设美酒于城东之隅。这两句通过描写七夕之夜的热闹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颈联“展席对双星,盈盈隔中流。”“盈盈”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两颗星星之间隔着水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牛郎织女相隔遥远的景象。
尾联“艳艳睹妆女,欲济无方舟。”“艳艳”形容女子美丽动人,“济”即渡水的意思,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美丽的女子,却无法渡过天河去相见,只能远远地欣赏她的倩影,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中间四句,“神爽即易合,茫昧竟难求。”“神爽”指精神爽朗,“易合”则表示容易接近,“茫昧”则意味着难以看清真相。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在七夕节之夜遇到一位有德行的男子,两人一见如故,彼此心灵相通,但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走到一起。
接下来四句,“明明君子德,寡妁谁为仇。”“明明”指光明磊落,“寡妁”代指媒人。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正直、善良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那些为了利益而不惜牺牲他人幸福的媒人。
末四句“岂无采唐约,失身良见尤。”“采唐约”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情书约定,“失身”则是指因失去贞节而遭受祸灾。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的谴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纯真爱情的向往。
整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对七夕节之夜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真挚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