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家从上将,报主扫胡戎。
弩满常随月,旗翻数起风。
右指昆邪尽,左盻月支空。
驰名紫塞外,开府玉关东。
不逢百战日,谁识万夫雄。

下面是《从军行》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弃家从上将
    从军行 弃家从上将,报主扫胡戎。
    译文:抛下家中的一切跟随将军,以报效国家,清除匈奴。
    注释:这里描述了一位读书士子放下家庭,追随将领,投身于保卫国家的战斗之中。这种放弃个人安逸,追求国家荣耀的行为体现了古代士人的忠勇和爱国情怀。

  2. 弩满常随月
    弩满常随月,旗翻数起风。
    译文:弩箭装满随时准备发射,旗帜翻飞激起阵阵风声。
    注释:这里的“弩满”意味着随时待命,准备作战;而“旗翻”则描绘了战斗时的紧张与激烈。整个场景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士随时准备投入战斗的画面,充满了战争的紧迫感。

  3. 右指昆邪尽
    右指昆邪尽,左盻月支空。
    译文:右手指向将敌军完全消灭,左手望去月支已被占领。
    注释: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胜利的向往和渴望。通过“右指昆邪尽”的描写,展现了战场上指挥者的英明与果断;而“左盻月支空”则进一步强调了胜利后的空虚与宁静,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4. 驰名紫塞外
    驰名紫塞外,开府玉关东。
    译文:在边疆驰名,开启府门设在玉门关东边。
    注释:这里通过“驰名紫塞外”和“开府玉关东”两个意象,展现了将士们英勇善战、威名远扬的形象,以及他们守护国门、捍卫疆土的坚定决心。

  5. 不逢百战日
    不逢百战日,谁识万夫雄。
    译文:如果不是每天经历战斗的日子,谁能认识到千夫之勇。
    注释: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于人的意志和能力的锤炼作用,只有经历过无数战斗的人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英雄本色。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不要轻视那些为国家安全付出巨大牺牲的人们。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代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它不仅是一首赞美战争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