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汝林居将一月,我心不宁长惙惙。
郊寒岁暮风色苦,旷野无邻天雨雪。
亟欲载酒往问子,冰路难行畏跄跌。
岂无轻裘与快马,玉也视之如敝幭。
此道于今识者稀,劝弟宽怀慎药物。
【注释】
汝林:指汝州。汝州在河南,地处中原,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汝林居:在汝州所居之居。
汝林居将一月,我心不宁长惙惙。(我因思念家乡而心神不安,愁闷不已。)
郊寒岁暮风色苦,旷野无邻天雨雪。(冬天到了,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旷野一片白茫茫。)
亟欲载酒往问子,冰路难行畏跄跌。(很想把美酒拿来给你送去,但路途冰滑,担心自己会跌倒。)
岂无轻裘与快马,玉也视之如敝幭。(难道没有皮毛柔软的狐裘和快跑的骏马?你却认为它们如同破旧的皮袄。)
此道于今识者稀,劝弟宽怀慎药物。(现在能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少了,劝你放宽心怀,谨慎使用药物。)
【赏析】
《寄内弟玉》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王维此时为右拾遗、监察御史。这首诗是作者给内弟玉写的家书,表达了他对弟弟的关心与劝诫。全诗以“我”的“不宁长惙惙”开头,直抒胸臆;后四句则是对内弟的劝诫。
第一句“自汝林居将一月,我心不宁长惙惙”,写“我”因思念家乡而心神不安,愁闷不已。“汝林”即指汝州,位于河南省。当时政治中心在西京(洛阳),故称西河郡。
第二句“郊寒岁暮风色苦”,点明时值深冬,天气寒冷。“岁暮”即岁末。
第三句“旷野无邻天雨雪”承上启下,既点出时令特点,又引出下文。旷野无人烟,天地间一片白色,大雪纷飞,这是一幅典型的冬日雪景图。
第四、五两句紧承上文之意,写“我”急切地想给内弟送酒去,但又怕路上有险。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之情。“亟”意为“急切”,“欲载酒往问子”中的“载酒”、“往问子”均用宾语前置的形式,强调了“我”对内弟的关切之情。
第六句“岂无轻裘与快马”,则进一步表达了“我”对内弟的担忧之情。这里采用了假设的手法,设想如果内弟身边有轻裘和骏马,他就不会如此忧愁了。然而现实是,内弟身边只有破旧的皮袄和骏马,这无疑加剧了诗人心中的担忧。这里的“玉也视之如敝幭”是对内弟的劝诫,希望他能够放宽心怀,不要过于在意外表的事物。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在乎这些细节的。
最后两句“此道于今识者稀”,则是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感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这也让诗人深感忧虑。“劝弟宽怀慎药物”则是对内弟的劝诫,希望他能够放宽心怀,不要过于在意身体的健康问题,要谨慎使用药物。同时,这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提醒人们要注重身心健康,不要过于追求名利等外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