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何官骑白马,秋日经过古台下。
回瞻远虑意搣促,下马行歌泪盈把。
猗嗟筑此谁为台,千年弃土犹崔嵬。
屧廊娃馆瓦砾积,美人白骨生青苔。
枯蒿虫吟莽飒飒,飞云叫雁双徘徊。
当时金屋玉起楼,岂谓台成麋鹿游。
宝钿黄金裹瑟瑟,雨时濯出樵人收。
李生豪士扶风俦,悲歌久抱流连忧。
世家各读日一过,独废吴越伤春秋。
复思鸱夷气益奋,怒目每送长涛流。
抉眼东门事巳往,兹台再过君休上。
日暝烟波湖水深,范归恐有同行桨。
【译文】
少年骑马过姑苏台,秋日经过古台下。
回望远去的思绪意犹未尽,下马行歌泪沾把。
谁修筑此台,千年弃土仍高耸,
废墟中瓦砾堆积,美人白骨生青苔。
枯蒿虫吟声莽然,飞云叫雁双徘徊。
当时金屋玉楼起,岂料台成麋鹿游?
宝钿黄金裹瑟瑟,雨时濯出樵人收。
李生豪侠扶风俦,悲歌久抱流连忧。
世家子弟读经书,一日一过独废吴越伤春秋。
复思鸱夷气益奋,怒目每送长涛流。
抉眼东门事巳往,兹台再过君休上。
日暝烟波湖水深,范归恐有同行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中通过描写姑苏台的兴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易老的感慨,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首联写少年时代骑马经过姑苏台时的豪情壮志。“少年”指诗人自己,“骑白马”则点明时间和身份,为下文抒情作铺垫。“秋日经过古台下”,既交代了地点,又渲染了气氛。
颔联写诗人在台上久久凝望,回眸往事,不禁怆然泪下。“搣促”是急切的意思;“泪盈把”则表明其悲伤之甚。“屧廊娃馆”,当是当年台旁的建筑;“瓦砾积”、“白骨生青苔”,则是物是人非的结果。
颈联承前启后,由台而发,抒发感慨。“筑此谁为台”,既是问句,也是反诘语。“千年弃土犹崔嵬”,言台虽荒废,但依旧巍峨屹立,这既是实写,也是诗人自况:尽管自己一生坎坷,但志向依然不减当年。
尾联写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心情。“李生”当是作者的朋友或知己。“扶风俦”,即同乡。“悲歌久抱流连忧”,既指自己的处境,也暗指朋友的命运。“世家各读日一过”,指世代相传读书为业;“独废吴越伤春秋”,则暗示着国家危亡,民族危殆的现状。“复思鸱夷气益奋,怒目每送长涛流”,以比喻之辞表达了自己壮志凌云、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抉眼东门事已往,兹台再过君休上”,既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又表明了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愤懑不平的心情。“日暝烟波湖水深”,以景结情,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又暗示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全诗以怀古抒怀为主,通过对姑苏台兴废的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