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骑横矛自提刀,我军菜色马猬毛。
谁谓河广不容舠,北旗猎猎风黄蒿。
可怜十羊杭一虎,尘沙暗河暮淮浦。

【注释】

岁暮四篇:指杜甫《岁暮》诗。“四篇”是虚指,泛称。

百骑横矛自提刀:指杜甫《前出月》诗。“百骑”,指杜甫从长安出发时率领的百名骑兵;“横矛”,“提刀”是武装的样子;“我军菜色马猬毛”,“菜色”,形容因饥寒而消瘦的颜色;“马猬毛”,形容瘦弱。

谁谓河广不容舠:指杜甫《送蔡希孟》诗。“河广”,指黄河宽广;“不容舠”,意谓不能容纳大船。《汉书·地理志》,鲁国薛县有舠,即船。

北旗猎猎风黄蒿:指杜甫《送蔡希孟》诗。“北旗”,指北边的旗帜;“猎猎,风吹动旗帜的声音”;“风黄蒿”,“黄蒿”,即蒿草;“猎猎风黄蒿”,意谓风吹蒿草沙沙作响。

可怜十羊杭一虎:指杜甫《送蔡希孟》诗。“可怜”,指可哀可悲;“十羊杭,指杭州;“一虎”,指蔡希孟。

尘沙暗河暮淮浦:指杜甫《送蔡希孟》诗。“尘沙”,指尘土;“暗河”与“暮淮浦”,指天色渐暗的黄河、淮河两岸。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春天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基本平定,唐朝宗室、大臣们纷纷回朝,杜甫也从梓州返回了成都。这首诗就是他在途中所做。

首联:“百骑横矛自提刀,我军菜色马猬毛。”这两句说百名骑士横矛提刀,我军兵士面如菜色,瘦骨嶙峋。这里用“菜色”和“马刺猬毛”形容兵士们饥饿疲惫、衣衫褴褛、瘦弱不堪的惨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战争造成人民巨大苦难的愤慨之情。

颔联:“谁谓河广不容舠,北旗猎猎风黄蒿。”这两句说谁说黄河宽窄容不下船只?北面的旗帜猎猎响,风吹着黄色蒿草。这两句写沿途所见景色。诗人以“谁谓河广不容舠”、“北旗猎猎风黄蒿”等疑问语气,反衬出诗人对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痛心疾首之情。

颈联:“可怜十羊杭一虎,尘沙暗河暮淮浦。”这两句说可惜十个羊群只有一只老虎,尘土飞扬的河上傍晚的淮河水面上一片昏暗。这两句写旅途见闻。作者由“可怜”一词联想到“牛骥同皂枥”,意欲借古讽今,表达出他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感慨。同时,诗人将“可怜”一词用于“十羊杭一虎”,既突出“羊”,又暗示“虎”,意在讥刺那些贪官污吏像“杭”一样贪婪,像老虎一样凶狠,为政者昏庸腐朽,祸害百姓,使国家危难重重。此句中“杭”字与下句中的“虎”字相对应。

尾联:“可怜十羊杭一虎,尘沙暗河暮淮浦。”这两句写路途见闻。作者由“可怜”一词联想到“牛骥同皂枥”,意欲借古讽今,表达出他对朝廷用人不当的感慨。同时,诗人将“可怜”一词用于“十羊杭一虎”,既突出“羊”,又暗示“虎”,意在讥刺那些贪官污吏像“杭”一样贪婪,像老虎一样凶狠,为政者昏庸腐朽,祸害百姓,使国家危难重重。此句中“杭”字与下句中的“虎”字相对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