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烈烈吹山寒,有松瑟瑟山之端。
铺蕤布荫芘小草,霜势雪力莫可干。
皋兰畹蕙日摧陨,美而不遇良可叹。
长风猛烈地吹拂着山岭,使山岭寒气袭人。
松树的叶子瑟瑟作响,山岭之端显出苍茫。
松树、兰草等茂盛的枝叶遮蔽了小草,小草在霜雪的侵袭下不能生长。
皋兰和蕙草一天到晚都在凋零,美好的事物却遇不到知音欣赏。
长风烈烈吹山寒,有松瑟瑟山之端。
铺蕤布荫芘小草,霜势雪力莫可干。
皋兰畹蕙日摧陨,美而不遇良可叹。
长风猛烈地吹拂着山岭,使山岭寒气袭人。
松树的叶子瑟瑟作响,山岭之端显出苍茫。
松树、兰草等茂盛的枝叶遮蔽了小草,小草在霜雪的侵袭下不能生长。
皋兰和蕙草一天到晚都在凋零,美好的事物却遇不到知音欣赏。
【注释】 可讶:可怪。 司徒庙:指东晋司徒王导祠。 孺子坟:指东晋孝子王献之墓。 哲人:贤人。 一哭:为王献之哭泣。 汉鼎:喻国家。 江畔草:指江边草,即“江浦草”的简称。 松上云:指松树之上的白云,即“松云”的简称。 车马客:指来往的车马宾客。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徐州刺史任内,路过东晋司徒王导祠堂时,见门联上写着“门引江浦草”,下联写“榻留松云”。于是,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南州:指南方。 不读南州传,谁知高士心:不读《南史》,不知高士的内心。 江城遗冢:江边的古城遗址上,有一座高士的坟墓。 春日古祠深:春天的阳光下,古祠堂显得幽深寂静。 竹鸟嘤嘤合:鸟儿在竹林中鸣叫,声音和谐。 松墙靡靡阴:松树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曲江千载碣:曲江边上有一块千年前的石头。 书罢泪盈襟:读完碑文后,眼泪流满了衣襟。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古人的诗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意象和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与赏析: 1. 经长陵诣黄花镇(过长陵到黄花镇) - 注释:长陵是古代帝王的陵墓,黄花镇则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古都出发,经过一片荒凉的土地,最终到达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镇的场景。 2. 沙岭群峰会(沙岭上群峰汇聚) - 注释:沙岭,即山岭,这里指代连绵的山脉;群峰汇聚,意味着山峰众多,形成了壮观的山景。
韩文公祠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 立望潮阳近,翻翻海气征。 注释: 1. 袁州山在城中,韩庙倚山清。这句诗描述了韩文公祠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2. 冕服前朝貌,文章百代名。这句话表达了韩文公的服饰和文章在当时以及后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3. 石苔犹马路,春竹自莺声。这句诗描绘了韩文公祠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春天里鸟儿的啼鸣。 4.
鹅湖书院 书院佛堂边,颓垣岭谷连。 四时僧酒扫,千古俨高贤。 立壁东莱毅,悬河子静偏。 众流终一海,流泪考亭前。 注释: 鹅湖书院: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的一座古代书院。 佛堂边:指书院旁边有佛堂。 颓垣岭谷连:形容书院周围环境荒凉,颓败的墙壁与山间的小径相连。 四时僧酒扫:指一年四季,僧侣们都会打扫书院,以示敬仰。 千古俨高贤:意为书院自古以来都是高贤的聚集地
徐苏二祠 孺子真高特,云卿崛后先。 挥锄傲汉冕,捆屦卧江烟。 宁饫糟糠毕,耻同贪浊全。 凄凉百代宇,怅望一潸然。 注释: 1. 孺子:指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著称,被称为“孺子”。 2. 云卿:指汉代董仲舒,他是西汉著名的儒学大师和政治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3. 挥锄傲汉冕:形容自己像董仲舒那样在朝廷上敢于直谏,不卑不亢。 4. 捆屦卧江烟:形容自己像颜回那样清贫自守
武阳郡公祠 惠爱前人迹,追思后代心。 洪都观察庙,香火古江浔。 白日江山过,青松霜露深。 亦知精爽异,应厌鼓鼙音。 注释: 武阳郡公祠:指的是纪念武阳郡公的祠堂。 惠爱:对别人的恩惠爱护。 前人迹:指前人的足迹或事迹。 追思:思考怀念。 后代心:后代的心愿和心情。 洪都观察庙:位于江西南昌市的一座寺庙,名为“洪都观”。洪都观察是指宋代的名将李显忠担任江西洪州(今南昌)知府时的官职名称。 香火
胡蔓黄河限,秦亡紫塞存。 碛沙浮落日,寒雾宿疏墩。 哨马三边动,烧荒千里昏。 将军拜金印,白骨不曾论。 注释: - “胡蔓”是“胡地的边际”的意思,这里指代的是边塞地区。 - “黄河限”意味着黄河是边界的象征,这里的“限”字暗示了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和边界的意义。而“秦亡”则指的是秦朝的灭亡,这可能象征着一种衰败或不稳定的状态。 - “紫塞”是古代用以指代边关的地名
寺 不睹空王宇,谁兴浩劫心。 散花疑白象,布地果黄金。 水雾飞梁洒,夕阳迥殿阴。 独嗤簪绂客,游赏托云林。 译文: 在没有见到空王(佛教传说中的佛)的寺庙里,谁能兴起浩劫之心? 像散花那样白色的大象,像铺地金那样闪闪发光。 水雾从屋上飞过,梁上的水珠像洒下的金子一样。 夕阳斜照到殿顶,一片阴影映在地上。 只有那些身穿官服的人,才喜欢去游览这美丽的云林寺。 赏析:
【注释】 银山寺:坐落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北的银山南麓,故名银山寺。倚铁壁:指背靠铁色山崖。天外:天空之外。削三峰:像刀劈一般从云中削出。下见:在下面看见。林中寺:指庐山东林寺,因建在山林中而得名。来闻午后钟:在傍晚时分听到寺院里的钟声。雷雨拔门松:指雷电击落松树而形成的门。西望诸陵接:向西远望,群山与诸陵相接。云成五色龙:云雾缭绕如五色龙腾舞。 【赏析】 这首诗写游庐山所见景物。首句“银山倚铁壁”
【注释】 岁暮四篇:指杜甫《岁暮》诗。“四篇”是虚指,泛称。 百骑横矛自提刀:指杜甫《前出月》诗。“百骑”,指杜甫从长安出发时率领的百名骑兵;“横矛”,“提刀”是武装的样子;“我军菜色马猬毛”,“菜色”,形容因饥寒而消瘦的颜色;“马猬毛”,形容瘦弱。 谁谓河广不容舠:指杜甫《送蔡希孟》诗。“河广”,指黄河宽广;“不容舠”,意谓不能容纳大船。《汉书·地理志》,鲁国薛县有舠,即船。 北旗猎猎风黄蒿
注释 1 岁暮四篇:指的是作者在年终时创作的四首诗歌。 2. 天霜草枯风波涛:描述了冬日寒冷和风浪的汹涌。"天霜"指天气寒冷如霜,"草枯"表示草地枯萎,"风波"形容水波动荡,"涛"即波浪,"天霜草枯风波涛"描绘了一个冬天的景象,草木凋零,风浪翻涌。 3. 思心恐惧贤心劳:"思心"可能是指对某种情况或未来的忧虑,"恐惧"表达担忧;"贤心劳"则可能是指内心感到不安或焦虑。 4. 群聚饥兽野鸣号
【注释】 松泉子:指松泉道士,唐代人,隐于终南山中,自号“山人”。 巉岩:高耸陡峭的山。 铁干:形容松树树干坚实如铁,也形容松树老而坚韧。 寒蕤:即寒梅,寒冬中开放的花。 汨滵:清冷的泉水。 瑟飒:风吹树木或树叶发出的声音,也形容声音清冽、悦耳。 潇洒:超脱尘世。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赞美松泉子隐居终南山的隐士之歌。 首句写终南山上松树之高。第二句写松树的形态。第三句写岁月流转,松树光彩焕发
岁暮四篇 枯蓬飞沙原野昏,律穷物惨生意存。 尚夕气严扃我门,霜白月冻啼夜鹍。 围炉煨芋啖浊酒,有话细与妻儿论。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岁尾时节生活情景的诗。诗人用“枯蓬飞沙”、“律穷物惨”等意象,表达了岁月将尽、万物皆衰的悲凉景象,而“尚夕气严”则写出了冬夜的寒意和寂静。在这样寒冷的夜晚,家人围炉而坐,品尝着浊酒,谈论着往事,展现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十月二十七日黄昏时,一颗星从城墙上冲出。 它的光芒万点如长烛,照亮了西天和窗户。 那些庸俗的人蒙着头不读书,鲁国人钟鼓声中拜爱居。 天道悠远谁能知,世间鱼目混为真明珠。 注释: - 十月廿七:指农历十月二十六日晚上。 - 昏尚坐:天色昏暗时还在坐着。 - 垣斗:指城墙上的斗状结构。 - 碎光万点:形容星光点点闪烁。 - 长烛天:长条形的光亮照满天空。 - 轩牖(xuān
吟思翁,翁我思。苍松碧梧世希有,海月红云如见之。 孤鹤引唳,志在万里。吞舟之鱼,岂游涔水。嗟嗟噫嘻,我思者翁,翁思者何,停云日暮沧溟波。 【注释】: - 吟思翁:即作者自题其号。吟思翁,意即以诗思为乐,以吟咏为乐的人。 - 苍松翠柏、碧梧:都是形容树木的词语,这里指松树和梧桐树。 - 海月红云:指海上的月亮和天空中的云彩。 - 孤鹤引唳:孤独的白鹤发出的叫声,引唳即“引颈高唳”。 - 吞舟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