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鹢退而飞,乃向宋都过。
四海一震荡,青天白石堕。
世人见此鸟,仰面忽大笑。
谁知影不灭,干载落光耀。
余方卧空山,闻此一长啸。
【注释】
六鹢(yì):即“朱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形似鸡而色如鸭。飞:指朱鹭从空中飞过。向:朝着。宋都:指南宋都城临安。
四海:指整个国家。一震荡:天下动乱。青天白石堕:天上的云彩坠落到地上。
世人:指当世的人。仰面:抬头望着。忽:立刻。大笑:大声地笑。谁知:哪里知道。影:指朱鹭的影。不灭:没有消失。干载:千年。落光耀:留下光辉和荣耀。
余:我。卧空山:在山上闲居。长啸:大声呼唤,发出长叹。
【译文】
六只神鸟飞过后,就向着宋朝都城飞翔过去。
天下大乱,天地震动,青天白云坠落地上。
人们看见这神鸟,立刻仰头大声大笑。
谁知它的影子不曾消失,千百年之后,它依然光彩夺目。
我正在山中闲居,听见一声长啸,便知道是那神鸟。
【赏析】
此诗为咏朱鹭之作。朱鹭,即六鹢(yì),传说为舜时的瑞禽。诗中通过朱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不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首联“六鹢退而飞,乃向宋都过”,开篇即点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六只神鸟展翅高飞,向宋朝都城临安飞去。这一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令人联想到国泰民安、盛世繁华的景象。
颔联“四海一震荡,青天白石堕”,进一步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面。四海之内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天空中的风云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大地都在颤抖。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
颈联“世人见此鸟,仰面忽大笑”,则是对当世人们的讽刺与批评。他们看到朱鹭这样的神鸟,却误以为是祸害来临的信号,纷纷仰头大笑,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这种荒谬的行为让人不禁感到悲哀与无奈。
尾联“谁知影不灭,干载落光耀”,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他坚信朱鹭的影不会消逝,它将继续闪耀千年,为国家带来荣耀与希望。这不仅是一种乐观的态度,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通过对朱鹭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反思。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