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
兰𦶜虽异众草,秋至同一零。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
【注释】
嗟哉行:古代一种乐章的名称。
高树:大树。
巢:筑巢。
劲干:指树木中的骨干部分,这里比喻坚强的人。
弱枝:指树木中的柔弱部分,这里比喻懦弱的人。
折:折断。
兰𦶜:香草名,常青不凋。
秋至:秋天到来的时候。
零:落叶,这里指衰败。
屈:委屈、屈服、低头。
成:成就、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高树”“群鸟”和“兰𦶜”等自然意象的运用,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第一句“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诗人用高耸入云的大树作为喻体,以群鸟在树上筑巢为象征,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中强者与弱者的对比,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里的“高树多风”和“群鸟巢其颠”,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而它们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则值得细细品味。
第二句“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诗人借用“劲干”和“弱枝”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强调了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才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这里所说的“易折”和“永其年”,都是形容事物或人的生命状态的词语,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则非常深刻。
第三句“兰𦶜虽异众草,秋至同一零。”诗人以香草“兰𦶜”为喻体,以“秋至同一零”为象征,进一步描绘出自然界中万物生长、衰败的规律,以及人生境遇的无常和变化。这里的“异众草”和“同零”都是形容事物的特征,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则非常深远。
第四句“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诗人以君子为对象,以“身屈名乃成”为象征,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取向的独特理解和深刻见解。这里的“不爱其身”和“名乃成”,都是形容君子的行为和态度,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则非常丰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