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白如雪,银鞍耀明月。
骑出青云楼,挥鞭向金阙。
自言事武皇,出身为椒房。
结交乐通侯,擅名斗鸡场。
尚主复赐第,轩盖一何光。
被酒过都市,杀人如剪蒿。
左殪南山虎,右斩北溟鳌。
昨朝兵符至,单于寇临洮。
奋身出玉门,杀马衅宝刀。
横行万馀里,叱咤威风起。
夺马贰师城,长揖见天子。
调笑大将军,醉骂柱下史。
生憎汉相如,白首文园里。
【注释】
少年行:古乐府名,属《相和歌辞》。《乐府诗集》有同名曲,共六首。内容多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豪迈的气概、不拘礼法的行为。
白马:这里指骏马。
白如雪:像雪一样洁白。
银鞍:镶着银饰的马鞍。耀:辉映。
青云楼:高楼。
金阙:宫殿的美称。
武皇:汉武帝,即刘彻。
椒房:皇后所居之处。
通侯:汉代封爵的一种,位次诸侯王之上。
斗鸡场:专供斗鸡比赛的地方。
尚主:娶妻。
赐第:赐予住宅。
轩盖:车乘,这里指车。
市井:市集。
南山虎:比喻残暴的敌人。
北溟鳌:大龟,比喻强大的敌人。
兵符:古代帝王调动军队时用的凭证。单于:匈奴呼韩邪单于的称号。临洮:今甘肃岷县附近。汉朝曾置郡。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小方盘城附近。
长揖(yī):作揖,拱手行礼的样子。
文园:汉司马相如的宅第。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其中“上林”即指此。
【赏析】
《少年行》是一首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中的《杂曲歌辞》之一。本诗是其中的第六篇,写一个从军少年的豪情壮志和英勇行为。
这是一组表现英雄人物的诗歌,诗人通过这些人物的形象塑造来歌颂他们的豪迈气概和英雄行为。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的前四句以“白马”、“银鞍”起兴,描绘了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形象。他骑着一匹白马,鞍上镶嵌着银色的装饰物。他的马匹显得特别威武雄壮,仿佛能与明月相辉映。这个少年骑出高高的云霄楼,挥鞭策马,直向皇宫进发。他自述自己的出身背景,声称自己曾经侍奉过汉武帝,并因此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提拔。他还结交了许多权贵之人,并与他们一起斗鸡玩耍。这个少年还娶了皇帝的女儿为妻,并得到了皇帝的赏赐。他的住所也十分显赫,车驾豪华壮丽,令人羡慕不已。
诗的后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少年的英勇行为。他用酒灌醉自己,然后闯入市井之中,杀死了那些残暴的敌人。他左面击杀了一只南山猛虎,右面斩断了一条北海巨鳌。昨天早晨,他收到了调兵的命令,面对强敌匈奴单于发起了进攻。他奋勇冲锋在前,挥舞宝刀杀敌,威风凛凛地横扫千军万马。后来他夺下了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战马,并以此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天子。他还曾在大将军门前长揖致敬,并在喝醉后辱骂柱下史。最后,他嘲笑汉相如的才学,感叹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无法挽回昔日的辉煌。
这首诗通过对这个少年的形象塑造和英勇行为的展现,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英雄精神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