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玉箫兮眺帆,浦横蔽江兮美无舸。謇踯躅兮旋望,宛窈宨兮山之左。
陟山左兮降右,忽而来兮倏而去。跨白鹿兮导两螭,色含笑兮心莫知。
既登兮山椒,复南陟兮石濑。日冥冥兮欲暮,风飘飘兮吹蕙带。
【解析】
此首为迎神辞,写送神。诗人在祭祀时吹玉箫,眺览江面,白帆遮蔽了江面,美无舸(好船)。“謇踯躅兮旋望”,指山左的景色。“宛窈宨兮山之左”,形容山左的景色如宛转的美人。“陟山左兮降右”,指登上山峰。“忽而来兮倏而去”,指神灵突然降临又忽然离去。“跨白鹿兮导两螭”,指骑着白鹿引路。“色含笑兮心莫知”,意指神情愉悦,但不知其心意。最后两句写祭祀结束时的景象,“既登兮山椒”,“复南陟兮石濑”,即祭祀结束返回时的情景。“日冥冥兮欲暮,风飘飘兮吹蕙带”。
【答案】
译文:祭祀开始时吹玉箫,眺望江面上白帆遮蔽了江面好没有船,我徘徊着站立然后转身眺望,山左右景色美丽宛转而神秘,我登山向左然后下降向右,神灵忽然降临又忽然离去,骑上白鹿引路,神情愉悦而不知其心意,祭祀结束后回程时,太阳快要落山了,风吹动着香草飘带。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迎接神灵的仪式过程,描写了迎神时所见所感。开头四句写送神前的准备工作:吹箫、看江、徘徊、瞻望。中间四句写迎神时的仪式活动:登山、降下、降临和离去。后四句写送神后的收尾工作:回程、日落、风起、草飘。全诗以送神为主干,将迎神与送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动作,把整个迎神的过程表现得非常生动。语言简练流畅,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