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尚为客,飘飘天一涯。
耳鸣通夜雨,眼暗隔年花。
畏酒从今断,题诗浪自夸。
有村如栗里,准拟更移家。
排闷
白首尚为客,飘飘天一涯。
耳鸣通夜雨,眼暗隔年花。
畏酒从今断,题诗浪自夸。
有村如栗里,准拟更移家。
注释:
排闷:抒发心中的郁闷和苦闷。
白首:指年纪已高。
尚:还;依旧。
客:寄居在异地的人。
飘飘:形容人行踪不定的样子。
天一涯:天边。天涯。比喻距离遥远。
耳鸣:听觉失灵。指耳中听到声音却无法辨别是什么声音。
通夜雨:整夜下雨。
隔年花:隔年开放的花朵。
畏酒:害怕喝酒。
浪自夸:随意地夸耀。
栗里:地名,在今江西南昌市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现诗人晚年漂泊无依、生活艰辛、心情苦闷的抒情诗。
首联“白首尚为客,飘飘天一涯。”写诗人虽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仍是客居异乡的人。“飘飘”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行踪不定的状态。
颔联“耳鸣通夜雨,眼暗隔年花。”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诗人孤独、凄凉的生活状态。耳鸣和眼花都是身体衰老的表现,而“通夜雨”和“隔年花”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感受。
颈联“畏酒从今断,题诗浪自夸。”表明诗人已经戒酒,不再饮酒,而只是随意地写诗来消磨时光。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尾联“有村如栗里,准拟更移家。”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找到一个像栗里那样的村庄,过上平静、宁静的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准拟”意味着计划、设想,而“更移家”则表明诗人打算离开当前的居住地,去寻找一个理想的家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