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狂僧老万回,燕支常染玉堂梅。
木杯何日过东海,拾得海底珊瑚来。
【注释】
胜南洲:胜,高超。南洲,指长江以南。此句意指诗人的诗才高超,胜过南州(指江南)红梅的高超。
龙门:山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西北。
狂僧: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万回:形容时间久远,岁月沧桑。
燕支:即胭脂山,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方。
玉堂:皇帝的内宫。
木杯:酒杯名。
东海:指大海。
拾得:捡到。
珊瑚:一种有孔虫类动物化石,古代用作装饰品。
【赏析】
《胜南洲红梅》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绝。全诗意境高远,想象奇绝,语言清新自然。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胜南洲红梅”。诗人以豪情壮志、高超的才艺自诩,认为自己的诗歌比江南红梅还要高超,胜过了南州的红梅。这两句诗既表明了作者自高自大的性格特征,又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能。
第三句“燕支常染玉堂梅”,诗人以燕支山之盛产胭脂而比喻自己才华横溢,能写出像玉堂中的红梅一样艳丽动人的诗句。燕支山位于河北涿鹿县北,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出产胭脂的地方。燕支山上长满红色杜鹃花,所以诗人用胭脂和红梅相比,意谓诗人的诗才与这些红梅一样美丽。
第四句“木杯何日过东海”,是说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如同海底瑰宝一样珍贵,能够被人们珍藏,并流传千古。木杯是指普通的酒杯,而“过东海”则是诗人想象自己所写的诗歌能够传至四海之外的意思。这既是诗人对自己诗歌的一种赞美和期望,也是诗人对后世的期待。
最后一句“拾得海底珊瑚来”,是说自己能够从海底捡到珊瑚,以此来表示自己诗歌的珍贵和难得。这里的“珊瑚”是指海底的珊瑚礁,象征着诗人所写诗歌的珍稀和价值。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自豪,认为自己的诗歌就像海底的珊瑚一样珍贵无比。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