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琅玕里一枝春,向客无言又似颦。
仿佛武陵溪上路,放舟何处觅秦人。

注释:

万琅玕中一枝春,向客无言又似颦。

仿佛武陵溪上路,放舟何处觅秦人。

万颗翠玉的竹林间有一枝桃花开放,它向客人微微低头,又像在皱着眉头。

好像武陵源的溪边路上,那放船去探询的人到哪里去找桃花源中的秦人?

赏析:

此诗以竹、桃、花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图画,诗人通过观察和感悟大自然的美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万琅玕里一枝春”描绘了竹林间的桃花盛开的景象。万颗绿竹之中,只有一枝桃花绽放,显得格外娇嫩、鲜艳。这里的“琅玕”是古代一种美玉,这里用来比喻竹叶。诗人将这一美景比作春天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向客无言又似颦”则形象地描绘了桃花面对客人时的表情。它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无法表达出来。这种含蓄的情感让读者更加好奇它的心事,也引发了人们对桃花背后故事的遐想。

第三句“仿佛武陵溪上路,放舟何处觅秦人”则巧妙地将桃花与武陵相联系。武陵溪是桃花源的代称,诗人用“放舟”来暗示自己的游历和探索。他问自己:在这美丽的桃花之下,我究竟应该寻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来找到传说中的桃花源呢?这个问题既充满了神秘感,又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竹子和桃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使诗歌具有了更高的思想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