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
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
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
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
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
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
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
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
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
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八月鸿雁来”,八月是秋季的月份。“来”字表明了时间是九月秋天。八月秋高气爽,正是鸿雁南迁的季节。“往彼天南陬”句,指大雁飞到南方去栖息。“彼”即“那”。
“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二句,写鸿雁群飞,有的先到南方,有的可能落脚在北方。因为饥饿难耐而四处寻求食物。
“日落洞庭晚,风高彭蠡秋”二句,写鸿雁在洞庭湖与彭蠡湖一带飞翔,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它们纷纷降落下来。这两句诗中,描写了洞庭湖和彭蠡湖的自然风光,以及鸿雁在这里栖息的情况。其中“洞庭”和“彭蠡”都是古代著名的湖泊。
“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二句,写彭蠡湖上生长着茂盛的芦苇,从远处看,芦苇丛生;从近处看,芦叶茂密如林。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彭蠡湖上自然景观的美丽。
“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意思是说,鸿雁担心被猎人伤害,所以不敢靠近人类居住的地方觅食。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动物的同情之心。
“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二句,写作者因家境贫寒而远离家乡,不能留在故乡。这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因家境贫寒而不得不离乡背井的感慨之情。
“徘徊念其族,天外复千俦”二句,写作者想到鸿雁家族的许多同伴,在天空中飞翔,相互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情谊。这两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鸟类的感情。
“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二句,写作者自己现在远在万里之外,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以鱼肉为食;而且他感到十分羞愧。这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二句,意思是说,要小心那些射猎的人,不要让他们在远处捕捉我;因为我现在身处他乡,远离家乡,心情也特别忧愁。这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二句,意思是说,我希望像大海一样广阔无垠,可以自由地翱翔。这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饮啄全微躯,不愧波上鸥”二句,意思是说,虽然我的身体很微小,但我却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两句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乐观之情。
【答案】
七月北风起,草木零落时。送君归京师,何意还独迟?八月鸿雁来,往彼天南陬。前飞倦已息,后至饥相求。日落
洞庭晚,风高彭蠡秋。彭蠡多蒹葭,远近弥汀洲。恒恐羽毛损,稻粱非所谋。寒门阻冰雪,异乡安可留。徘徊念其
族,天外复千俦。身今万里客,肉非九鼎羞。慎为弋者获,远寄征人愁。愿以海为池,上同朱凤游。饮啄
不愧波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