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幔东溟阔,抛书晓月寒。
松风便入梦,谁作怒涛看。
【注释】
定帆亭:作者在海边建造的亭子,因海风而命名。
卷幔东溟阔:卷起帘子,看见东方海面宽阔无边。
抛书晓月寒:把书扔到地上,看到晓月如冰霜般冷清。
松风便入梦:松树的风声随风飘进梦里。
谁作怒涛看:谁能像海浪一样汹涌激荡?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中通过描写诗人观海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卷幔东溟阔”,诗人在海边建有一座亭子,每当晨曦初现,他喜欢打开帘子欣赏大海的壮丽景色。“卷幔”指拉开窗帘,“东溟”即东海,“阔”表示广阔无边。诗人站在亭子里,眼前展现的是一幅辽阔壮美的海洋画卷。这一句是全诗的总揽。
第二句“抛书晓月寒”,诗人把书随手扔在地上,这时,他看到一轮晓月高悬在天空,月光下海面晶莹剔透,宛如一块巨大的冰块。这里的“晓月寒”既形容了月光之冷、海之凉,同时也暗喻自己的心境,诗人此时的心情就像冷清的月光下的海面,孤独而又寂寥。
第三句“松风便入梦”,诗人感到一阵微风吹来,带着松香扑鼻而来。他闭上眼睛,让那股清新的松风随着风的节奏进入他的梦境。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海滨美景给诗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最后一句“谁作怒涛看”,诗人抬头望向远方的海面,发现那波涛汹涌的巨浪仿佛在向他挑战。他不禁想问:“是谁在这里掀起了这样的怒涛?”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海洋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海滨美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一幅美丽的海滨画面呈现在眼前,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广阔的海域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那种既敬畏又亲近的情感态度。